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基因(Ms1)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莹芬

作者: 江莹芬;陈凤祥;李强生;胡宝成;吴新杰;侯树敏;范志雄;费维新;荣松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不育基因;AFLP;SRAP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1 年 09 卷 05 期

页码: 83-8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已经广泛用于杂交种子生产,其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和ms2)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ms1和ms2同时纯合(ms1ms1ms2ms2)表现不育,但隐性纯合rf(rfrf)对ms1ms1ms2ms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又可使其表现可育(TAM系,ms1ms1ms2ms2rfrf)。本研究利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别筛选了884对AFLP引物和506对SRAP引物,筛选到了14个与不育基因Ms1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其中4个标记与育性共分离。Ke等发表的AFLP标记E-ACA/P-CTG在本研究群体中与Ms1基因相距0.1cM。紧密连锁标记测序序列BLASTN结果表明,其和拟南芥第五染色体高度同源,并且通过和已测序的甘蓝C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将其定位在C9染色体的末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克隆。本文还对前人发表的与Ms1基因连锁的标记在本研究群体中的分离情况作了探讨。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6的功能验证及不育新种质创制. 张万年,杨静,杨绪磊,高萌萌,林春晶,刘鹏,李志刚,杨向东,张春宝. 2023

[2]与圭亚那柱花草不育基因相关的SRAP标记的筛选.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7

[3]黄瓜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黄焕焕,张桂华,韩毅科,魏爱民,杜胜利,张显. 2007

[4]黄瓜远缘群体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徐晴,张桂华,韩毅科,魏爱民,杜胜利,张显. 2008

[5]艾纳香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AFLP对比分析. 张影波,袁媛,庞玉新,王丹,胡璇. 2016

[6]苦瓜AFLP和SRAP的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应用比较. 黄如葵,黄玉辉,刘萌芽,冯诚诚. 2013

[7]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的AFLP与SRAP标记鉴定. 赵广,乐文全,路娟,张绍铃,李俊才,吴俊. 2011

[8]节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始雌花节位性状定位. 程志学,陈清华,彭庆务,张华,王瑞. 2010

[9]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2

[10]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遗传差异分析. 李德文,王瑞,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2012

[11]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 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侯树敏,吴新杰,费维新,李成,陈维生. 2003

[12]甘蓝型油菜乳白花突变体的发现. 吴新杰,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侯树敏,费维新,黄晓荣,江莹芬. 2006

[13]高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稳定性的影响.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2016

[14]花叶性状在油菜杂交种纯度控制中的应用. 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2017

[15]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2016

[16]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8”的选育. 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侯树敏,吴新杰,费维新. 2002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双低高油杂交种核优46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凤祥,胡宝成,吴新杰,李强生,侯树敏,费维新,范志雄,江莹芬. 2011

[18]油菜核不育两用系不育基因RAPD标记研究初报. 黄团,黄先群,李丽,彭慧元. 2009

[19]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 胡骏,朱仁山,李绍清,王坤,余金洪,李阳生,章志宏,朱英国. 2012

[20]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燕厚兴,林春晶,范亚军,张春宝.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