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味'荔枝一种罕见畸形果田间发生成因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枫

作者: 刘红枫;黄川;陈春帆;陈凤祥;卢美英;陈艳艳;丁峰;卢荣清;李叶清;黎仿文;彭宏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桂味’;荔枝;畸形果;苯肽胺酸

期刊名称: 亚热带植物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93-100

摘要: 针对广西钦州产区‘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Guiwei’果园2022年春季坐果后大量出现罕见的“毛笔尖”状畸形果问题,于2022年4月(谢花时)选择灵山县4个发生畸形果较典型的‘桂味’荔枝果园及1个未发生畸形果对照果园开展田间调查分析,探讨该畸形果形成过程及原因,为荔枝安全使用外源激素促花保果提供参考。调查表明,荔枝畸形果形成从雌花分化柱头伸长即开始异常,后演变成完全无果肉空壳“毛笔尖”状畸形果,这种“毛笔尖”状畸形果不容易脱落且完全丧失商品价值;4个荔枝果园的畸形果株率为94.4%~100.0%,单株畸形果穗率20.0%~24.0%,单穗畸形果粒率60.9%~65.1%,3个指标在4个果园之间差异均不显著。4个果园于控梢促花保果期均使用含苯肽胺酸的“宝赢”产品,其他未使用苯肽胺酸促花保果的对照果园没有畸形果发生。因此,初步认为‘桂味’荔枝在当年气候条件下成花坐果期间对苯肽胺酸比较敏感,能使雌花柱头拉长异常而影响授粉受精和果实发育,最终形成无食用价值的空壳畸形果。

分类号: S667.1

  • 相关文献

[1]苹果中苯肽胺酸残留及消解. 李瑞娟,周力,刘同金,崔淑华,宋国春,于建垒,朱立贵. 2020

[2]土壤中苯肽胺酸的测定及淋溶特性研究. 徐军,吴艳兵,董丰收,刘新刚,吴小虎,鞠超,郑永权. 2015

[3]反季节四季蜜杧畸形果田间调查. 韦爱琳,宋淑芳,旷松,农静海,潘庭由. 2010

[4]番茄畸形果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朱明超,刘友华. 2007

[5]番茄畸形果与品种性状的相关及其遗传表现. 姚建明,马忠翼. 1995

[6]西瓜坐果差畸形果多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 2007

[7]甜樱桃畸形果发生与预防. 高华君,王家喜. 2011

[8]草莓畸形果类型、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 张会芳. 2016

[9]优质大果草莓新品种-晋硕. 曹贵寿. 2015

[10]草莓保护地栽培畸形果发生及防治. 王春艳. 2009

[11]影响果实形状发育相关因素的概述. 高慧君,李鹏,董涛. 2016

[12]塑料大棚栽培草莓应注意的问题. 杜汉军. 1989

[13]早熟草莓新品种-石莓4号. 杨莉. 2005

[14]果树设施栽培技术讲座 第十九讲 草莓设施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下). 王金政,张安宁. 2003

[15]不同草莓品种原种苗和一代苗畸形果率比较. 王桂霞,董静,钟传飞,常琳琳,王丽娜,张运涛. 2011

[16]熊蜂——温室蔬菜授粉的理想昆虫. 安建东. 2002

[17]木条夹根;西瓜坐稳. 刘文革. 1999

[18]影响番茄花芽分化及产生畸形果的因素分析. 田云,薛玉梅. 2008

[19]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20]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肖华山,吕柳新,陈志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