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系统酵母双杂交技术的红螯螯虾IAG互作蛋白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焕

作者: 周焕;陈红林;刘峰;欧阳苗峰;楼宝;顾志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IAG);间性性别;酵母双杂交;基因表达;红螯螯虾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095-1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Insulin-like androgenic hormone,IAG)在甲壳动物性别分化过程作用的分子调控途径,挖掘与IAG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候选蛋白信息,研究使用红螯螯虾促雄性腺及输精管组织构建核体系酵母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IAG互作的候选蛋白,并对关键候选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获得初级文库容量为1.12*107,次级文库容量为1.28*107;成功筛选到25个阳性克隆,共注释到12个蛋白编码基因;克隆获得关键候选蛋白的编码基因muc5acl(Mucin-5AC-like)的CDS全长474bp;半定量与荧光定量表达结果表明,muc5acl在红螯螯虾的促雄性腺、精巢及输精管中特异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促雄性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间性,在输精管中的表达则相反,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雄性激素的分泌及精子运输过程,并与间性红螯螯虾的性腺发育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IAG调控红螯螯虾间性性别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分类号: Q344.1

  • 相关文献

[1]月季bHL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与MYB和WD40的互作分析. 李茂福,杨媛,王华,刘佳棽,金万梅. 2017

[2]红螯螯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 沈锦玉,袁军法,潘晓艺,曹铮,顾志敏,尹文林,石正丽. 2007

[3]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陈红林,秦高婵,楼宝,钱豪杰,姚振海. 2020

[4]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分、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鲁耀鹏,汪蕾,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郑佩华,冼健安. 2018

[5]环境因子对红螯螯虾影响的研究进展. 于鹏,张成硕,成钰,李波,马晶晶,管晓陈,王凯. 2024

[6]饲料脂肪源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鲁耀鹏,汪蕾,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郑佩华,冼健安,王安利. 2019

[7]红螯螯虾血细胞分类、结构与免疫特性研究. 冼健安,张秀霞,潘训彬,鲁耀鹏,李军涛,段瑞军,郑佩华,王冬梅. 2019

[8]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浮游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虾生长之间的关系. 唐金玉,黄福勇,戴杨鑫,楼宝,郭水荣. 2024

[9]饲料添加光合细菌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与免疫力的影响. 张秀霞,汪蕾,李军涛,张泽龙,王冬梅,冼健安,孙敬锋. 2021

[10]红螯螯虾酚氧化酶原及其特性研究(英文). 顾伟,陈静,黄艳青,靳明建,孟庆国,王文. 2015

[11]豆粕替代鱼粉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鲁耀鹏,李军涛,张秀霞,王安利,冼健安,王冬梅. 2018

[12]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肌肉和肝胰腺内氨基酸和脂肪酸变化分析. 秦高婵,陈红林,储天琪,钱豪杰,楼宝. 2021

[13]温度和盐度胁迫对红螯螯虾虾苗存活率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张高伟,王宣朋,周翰林,吴春. 2022

[14]红螯螯虾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鲁耀鹏,潘训彬,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郑佩华,王安利,冼健安. 2018

[15]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以及孵化方式研究进展. 郭国才,王广军,张凯,郭照良,梁志辉. 2023

[16]不同模式养殖红螯螯虾营养对比分析. 黄福勇,张煜,梁骁,钱伦,钱豪杰,楼宝. 2023

[17]饲料糖源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成、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鲁耀鹏,张秀霞,李军涛,王冬梅,郑佩华,汪蕾,冼健安,王安利. 2019

[18]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 肌肉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 鲁耀鹏,张秀霞,李军涛,郑佩华,王安利,冼健安,王冬梅. 2019

[19]β-1,3-葡聚糖对红螯螯虾血细胞的免疫刺激作用. 汪蕾,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鲁耀鹏,郑佩华,冼健安. 2019

[20]2种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喻召雄,陶先法,贾睿,侯诒然,李子万,董寅,李冰,朱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