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轮斑病菌2个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凤娇

作者: 刘凤娇;乔兴华;胡军华;周慧珍;陈力;王武;周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柑桔轮斑病菌;杀菌剂;抗药性机制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9-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筛选出柑桔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并对2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9种药剂中,咪鲜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硅唑和双胍·咪鲜胺对WZ1和DS3菌株的有效中浓度(EC50)<0.1 mg/L,抑制作用均强;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丙环·嘧菌酯、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苯甲·烯肟、吡萘·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唑醚·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和戊唑醇对WZ1和DS3菌株的EC50<1 mg/L,抑制作用较强;DS3菌株已经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产生了抗药性,相应的EC50分别为3 596.628 4和115.555 2 mg/L;DS3菌株对氟啶胺、抑霉唑,WZ1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下降较明显,可能存在抗药性风险。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599位碱基由T突变为A,相应β-tubulin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酪氨酸,是导致该菌株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分类号: S436.66

  • 相关文献

[1]国外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崔丽,芮昌辉,李永平,王芹芹,杨代斌,闫晓静,郭永旺,袁会珠. 2019

[2]植物病原真菌对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SBIs)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叶滔,马志强,毕秋艳,牛芳胜,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张利辉. 2012

[3]杀虫剂分子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进展. 封云涛,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常晓莉,张友军. 2009

[4]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廖党金,沈杰. 2004

[5]麦蚜抗药性现状及抗性治理研究进展. 武银玉,曹亚萍,杨秀丽,王睿. 2017

[6]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倪汉文,魏守辉,黄红娟,刘延,崔海兰,隋标峰,张猛,郭峰. 2009

[7]苹果蠹蛾抗药性研究进展与治理策略. 冯丽凯,林克剑. 2017

[8]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卢宗志,李洪鑫,崔海兰. 2013

[9]新型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赵文东,马丽,蒋春荣,张治东,孙凌俊,高圣华,刘凡. 2007

[10]几种杀菌剂对树角斑病的药效试验. 陈敏健,刘素萍. 2000

[11]5种杀菌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2014

[12]防治马铃薯枯萎病药效试验. 纳添仓. 2009

[13]卫福拌种大麦的促生长效应及防病效果研究. 陶红,李宏阳,孟健武,陈益楼,赵少爱. 2004

[14]醚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测定. 关春林,石玉星. 2017

[15]蔬菜用药"准、巧、狠". 郭景芬. 2000

[16]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评价. 宋益民,马亚芳,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 2016

[17]不同杀菌剂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郝婕,王献革,刘京绵. 2013

[18]杂交竹枯萎病菌室内药剂筛选. 蔡吉苗,林世敏,刘先宝,李超萍,黄贵修. 2009

[19]黄瓜褐斑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付海朋,李淑菊,王惠哲. 2011

[20]无泥皮蛋防霉技术的研究. 陈黎洪,卢立志,沈军达,赵爱珍.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