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文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红业
作者: 朱红业;张映翠;沈琼;杨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人文途径
期刊名称: 生态经济
ISSN: 1006-4370
年卷期: 2002 年 12 期
页码: 2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从人类经济形态发展过程,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人类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气候变化、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人文手段。
分类号: F062.2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复合农业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杨久廷,邢德海,张俊生,甘作勋. 1999
[2]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理性思考. 徐冰. 1997
[3]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姜含春,姜苏含,赵红鹰,桂燕玲. 2004
[4]论节水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哈斯. 2012
[5]同荒漠化作斗争 促进农牧业发展:以色列在荒漠区开发及持续发展 …. 沈禹颖,李昀. 1998
[6]贵州畜牧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趋势. 顾永芬,陶宇航. 2013
[7]中国农田灌排事业、农业环境与粮食问题. 沈菊艳. 1999
[8]试论湖南省柑桔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2007
[9]从太平沟流域经验看山区小流域持续发展之途径. 贾天会. 1995
[10]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系统要素的错位及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 梁吉义. 1997
[11]苏南沿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思考. 施荣华,郭凤梅,郭九林,张继林. 2006
[12]发展猕猴桃生产 促进福建水土保持. 张秋芳,邓启明,林琼,杨杰. 1998
[13]贵州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资源优势及技术需求分析. 何光中,刘镜,杨忠诚,杨红文,龚余. 2014
[14]关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探讨. 任波. 2018
[15]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 信乃诠. 2001
[16]秦王川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刘兴元,梁天刚. 2003
[17]实现“三高”农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黑龙江省木兰县生态农业建设案例分析. 张壬午,计文瑛,胡梅,张永贞,姜福,刘文革,王玉坤. 1996
[18]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张训华,孙晓明,印萍,刘健,叶思源,夏真,王忠蕾. 2015
[19]扬黄新灌区农业快速起步、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初报. 罗代雄,桂林国,陈雀民,张学军,吕国锋,高富贵,臧林华,单新强,董祥. 1999
[20]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措施. 陶战.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南省典型农区近地表大气氨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吕金岭;尤克;王小非;肖强;李文峰;马进;杨清;张金平;孔海江;常运华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区;大气氨浓度;时空分布;被动采样;线性相关性分析;反距离法;河南省
-
云南省巩固阶段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研究
作者:曾贞;伏成秀;张庆;张远强;朱红业;杨济达
关键词: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制约因素;对策;云南省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云南生态茶产业内涵、实践与路径
作者:伏成秀;张庆;付利波;袁媛;万思琦;朱红业
关键词:生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茶叶强省;云南
-
碱性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深耕培肥的响应特征研究
作者:包玲凤;濮永瑜;杨明英;沈广材;张庆;尹兴盛;施竹凤;杨济达;朱红业;杨佩文
关键词:深耕;生物有机肥;微生物群落;Illumina MiSeq测序;BugBase表型预测;FUNGuild功能预测
-
2株分泌型铁载体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
作者:赵江源;邹雪峰;何翔;张庆;杨济达;朱红业;杨佩文;李铭刚
关键词:铁载体;真菌;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
-
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甘蓝产质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耿川雄;鲁耀;周敏;陈拾华;杨景华;周绍松;朱红业;张茜;刘奎;段宗颜
关键词:甘蓝;聚天门冬氨酸钠;产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增效剂
-
基于不同深翻年限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异与稳定性研究
作者:杨济达;伏成秀;朱红业;张庆;马世贵;姚巧敏
关键词:深翻;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