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种花生出仁率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胜忠

作者: 张胜忠;胡晓辉;杨珍;徐胜;郭进涛;侯刚;张智猛;苗华荣;陈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重组自交系;出仁率;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20 年 49 卷 004 期

页码: 7-13

摘要: 为探索栽培种花生出仁率的遗传机制,以花育36号与6-13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1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以该群体F2:9代为试验材料,测定了2个环境下的出仁率表型数据,利用3种方法(单环境分析、多环境联合分析和上位性互作分析)进行相关QTL定位.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RIL群体出仁率均表现为超亲遗传,广义遗传率为0.79.基于单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相关位点qKP7、qKP8、qKP9、qKP13、qKP16和qKP18,分布于6个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为4.20%?15.14%.其中qKP7和qKP9在两个环境下均稳定表达,且qKP7表型贡献率大于10%,为主效QTL.基于多环境联合分析,发现这6个QTL的加性效应对表型的总贡献率为38.57%,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表型总贡献率为4.13%.上位性互作分析共检测到6对上位性QTL,共涉及10个位点,分别位于第3、7、11、12、15、16、17、18染色体,上位性互作对表型贡献率为2.90%?4.58%,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对表型的总贡献率为0.49%.本研究定位到6个主效应QTL和6对上位性QTL,为后续相关基因克隆和花生出仁率性状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S565.203.2%Q348

  • 相关文献

[1]栽培种花生含油量QTL定位与上位性互作分析. 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杨伟强,崔凤高,邱俊兰,陈四龙,张建成,陈静. 2021

[2]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及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2

[3]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率QTL定位分析. 叶生鑫,刘颖,彭强,张大双,吴健强. 2016

[4]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稻米粒形的QTL.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2

[5]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2003

[6]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7]利用双向导入系和重组自交系解析水稻加工品质的遗传基础. 周海平,周慧,马国华,王成豹,张永鑫,徐秀如,邱先进,徐建龙. 2022

[8]多个环境下小麦千粒重QTL定位的稳定性分析. 王瑞霞[1,张秀英,吴科,钱兆国,闫长生. 2012

[9]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籼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0

[10]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吴长明,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付秀林,张强. 2003

[11]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籽粒大小QTL定位. 彭强,徐海峰,宫彦龙,吴娴,吴朝昕,吴健强,朱速松. 2023

[12]花生出仁率QTL分析及其与荚果大小的相关性. 蔡岩,徐志军,李振动,李新平,郭建斌,任小平,黄莉. 2016

[13]花生出仁率QTL分析及其与荚果大小的相关性. 蔡岩,徐志军,李振动,李新平,郭建斌,任小平,黄莉,陈伟刚,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姜慧芳. 2017

[14]花生出仁率和株高的QTL定位分析. 陈伟刚,郭建斌,徐志军,喻博伦,邱西克,黄莉,宋延滨,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刘念,任小平,姜慧芳. 2018

[15]利用SNP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花生出仁率QTL定位. 周小静,董洋,张芳,任小平,陈玉宁,黄莉,陈伟刚,廖伯寿,雷永,晏立英,罗怀勇,姜慧芳. 2016

[16]花生主要品种出仁率和百果重的生态稳定性分析. 郭建斌,贾朝阳,荆建国,陈四龙,陈伟刚,黄莉,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刘念,任小平,姜慧芳. 2019

[17]花生种子大小相关性状QTL定位及与出仁率的关系. 郭建斌,李威涛,罗怀勇,陈伟刚,喻博伦,黄莉,刘念,周小静,姜慧芳. 2022

[18]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栽培种花生主茎高、第一侧枝长和分枝数的QTL研究(英文). 张胜忠,邱俊兰,苗华荣,杨伟强,赵立波,宋欣,潘丽娟,张智猛,胡晓辉,陈静. 2019

[19]利用RIL群体创制低山嵛酸花生新种质. 郭建斌,黄莉,刘念,罗怀勇,周小静,陈伟刚,吴贝,淮东欣,任小平,姜慧芳. 2020

[20]核桃新品种-鲁果9号. 相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