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与行距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明明

作者: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范仲卿;亓振;王雨;刘孝成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筋型;施氮量;行距;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5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668-6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当今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籽粒品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栽培措施会对小麦籽粒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为探明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强、中筋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小麦类型间差异,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试验田,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150 kg·hm-2、210 kg·hm-2、270 kg·hm-2)为主区,行距(12 cm、20 cm)为裂区,供试品种为小裂区,研究田间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济麦20’和‘中麦8号’花后蛋白质积累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施氮量和行距增加而显著提高,且在低氮条件下施氮效果较为显著。在27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增大行距对2个小麦品种灌浆后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20 cm行距条件下,210 kg·hm-2施氮量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粉质参数等品质指标的改善,而270 kg·hm-2施氮量能够有效提高中筋小麦‘中麦8号’磨粉品质和粉质参数;2个筋型小麦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而2个小麦品种容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施氮量在150 kg·hm-2以上时,增大行距,‘济麦20’和‘中麦8号’加工品质均能够显著提升,即在20 cm行距水平下2个筋型小麦加工品质较好。适当的施氮量和合理的行距配置能够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品质在行距20 cm、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优。说明适当增加施氮量和增大行距均有利于强、中筋冬小麦品质的改善。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2]基因型与环境对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曹俊梅,周安定,刘联正,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芦静,吴新元. 2015

[3]基于冬小麦筋型修正系数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赵春奇,李振海,杨贵军,段丹丹,赵钰,杨武德. 2020

[4]氮肥与种植密度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美,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亓振,王雨,刘孝成,石书兵,赵广才. 2015

[5]玉米新品种晋单65号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韩云丽,陈喜明,高克昌,程丹. 2013

[6]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运转及籽粒氮素输入特征的影响. 冯伟,管涛,冯晓,朱云集,郭天财,康国章. 2011

[7]施氮量和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 2016

[8]不同施氮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12

[9]不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群体各部分品质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2004

[10]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胡曙鋆 ,徐大勇 ,杜永 ,徐敏权 ,王学红. 2004

[11]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2]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白玉龙,林作楫,金茂国. 1993

[13]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14]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15]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6

[16]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研究.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穆培源,韩新年,邹波. 2006

[17]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刘炜,桑伟,田笑明,穆培源,聂迎彬. 2010

[18]甘肃省冬小麦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李兴茂,张国宏,雍致明. 2003

[19]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 李红霞,魏亦勤,张立勇,张双喜,刘旺清,裘敏,樊明. 2008

[20]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F_1及F_2代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桑伟,田笑明,穆培源,韩新年,邹波,张利,王亮,聂迎彬.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