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剑

作者: 韩剑;+;陈杭;+;艾克热木·买买提;罗明;唐章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杏褪绿卷叶病;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36-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分化,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r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rp F1/rp R1对新疆轮台县托克逊县杏褪绿卷叶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获得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rp基因片段大小为1196 bp,该片段包含部分rp S19以及rp L22和rp S3基因的全部序列。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与16SrⅤ-rp亚组中的各代表性植原体的r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5.7%~99.3%,其中与rpⅤ-C亚组的甜樱桃绿化植原体和枣疯病植原体的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及氨基酸相似性分别达到99.2%~99.3%和98.3%~98.4%。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发现杏褪绿卷叶植原新疆分离物rp基因的酶切图谱与rpⅤ-C亚组成员相似性最高,但在MseⅠ、SspⅠ和TaqⅠ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综上初步判断其可能属于16SrⅤ组(榆树黄化组)中的一个新rp亚组。【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rp基因序列,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杏褪绿卷叶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提供了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16S rD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艾克热木·买买提,韩剑,罗明,唐章虎. 2020

[2]云南花生丛枝植原体16S rRNA和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万琼莲,杨子祥,王连春,蔡红,陈海如. 2014

[3]海南苦楝丛枝病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车海彦,刘先宝,符瑞益,叶莎冰,罗大全. 2008

[4]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李文慧,徐麟,何天明,张大海,唐章虎,樊国全. 2007

[5]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韩剑,陈开文,纪文博,陈杭,唐章虎. 2020

[6]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质粒DNA克隆及其分子特征. 郑文虎,车海彦,符瑞益,杨毅,罗大全. 2012

[7]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汤亚飞,林祺,佘小漫,李正刚,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2

[8]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体16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夏志松,难波成任. 2004

[9]海南省木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车海彦,罗大全,符瑞益,吴云锋. 2010

[10]海南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车海彦,刘先宝,符瑞益,叶莎冰,罗大全. 2008

[11]水稻橙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张德咏,罗香文,张曙光,李华平. 2009

[12]海南苦楝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罗大全,车海彦,刘先宝,符瑞益,叶莎冰. 2008

[13]云南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16S rDNA和secY基因序列分析. 王柱华,刘俊男,杨子祥,赵宇,蔡红,陈海如. 2018

[14]褪绿卷叶病对杏叶片光合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韩冰,何天明,吴玉霞,马媛,李文慧. 2011

[15]柑橘黄龙病菌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鹿连明,范国成,姚锦爱,胡秀荣,陈国庆. 2011

[16]从浙江蚕区桑园发生桑黄化型萎缩病植株分离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金巧,王大伟,吕志强,魏佳,王艳红. 2017

[17]温水处理对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脱除效果研究.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哓燕,张荣跃,罗志明,申科,尹炯. 2013

[18]桑树萎缩病的研究进展. 张和禹,汪泰初,鲍先巡. 2010

[19]宁夏枣疯病植原体分子检测. 魏天军,吴云峰,李百云. 2010

[20]梨不同砧穗组合对梨衰退病的影响. 赵海静,王璐,孟利峰,韩玉虎,郭黄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