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西稻的形成与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增高

作者: 李增高;洪立芳;李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清代;京西稻;形成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遗产;保护价值

期刊名称: 遗产与保护研究

ISSN: 2096-0913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113-123

摘要: 京西稻是以地域命名的水稻品种,是指清代时期在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静明园、清漪园及其周边培育种植的水稻,其突出特点是:品质佳、食味好。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向外发展。在稻的分类上,其所使用的栽培品种,属于粳稻亚种,水稻品种。京西稻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经过130多年的经营,而形成的一个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种,是清代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京西稻的传承,目前是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农业部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标及入选农业遗产名录,是北京地区传统名优农产品之一。

分类号: S511`K249

  • 相关文献

[1]京西稻的品种演变. 李增高,洪立芳,李向龙. 2018

[2]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形成与发展因素探析. 张凤莲,岳增良,董文琦. 2009

[3]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赵湘江,杨兰. 2021

[4]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 王思明,卢勇. 2010

[5]江苏稻田养鱼的发展历史及生物多样性分析. 李昕升,王思明. 2014

[6]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及其学科体系的构建. 王思明. 2019

[7]开发特色农产品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 李先德. 2015

[8]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农业遗产与工业文明交互中的文化认同困境. 陈加晋,卢勇. 2022

[9]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中应注意把握的八组关系. 王思明. 2016

[10]南京鸭肴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代释义. 施威,赖闽苏,王思明. 2014

[11]皖江区域性文化对望江挑花的影响因素探析. 梁惠娥,龙玉潭,王中杰. 2018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洲优黄的历史与保护. 张馨月,沈志忠. 2018

[1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 鲁成银. 2023

[14]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鲁成银. 2022

[15]对西南岩溶地区多民族文化特色区域农业创新思维的探索. 张子仪. 2008

[16]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陈雪音,卢勇. 2021

[17]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过程考探. 云和义. 2012

[18]清代苏南学田与庙田的捐赠态势——以地方志为中心的探讨. 葛小寒. 2016

[19]清代皇帝害虫观念及其实用理性——以《清实录》为中心. 王昇,严火其. 2016

[20]清代“彩帨”的形制与图案. 梁惠娥,李坤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