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除花丝确定玉米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向龙

作者: 李向龙;张中保;张春;吴忠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花粉管通道;去除花丝;结实粒数;淀粉;温度变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码: 80-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不同玉米材料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对S173、S192等2个玉米材料在授粉后去除花丝统计结实粒数,确定其花粉管通道形成的时间段。结果表明,雌穗结实顺序为中部、下部、顶部,结实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2个材料结实均在授粉后15 h开始,之后在一定时间段内结实粒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该趋势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异;相同温度条件下,S192结实要早于S173,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材料温度越高结实越早,说明温度对不同材料结实起始时间有很大影响;通道形成时间段验证试验中,在满足温度条件下,通道形成时间段内转化所得阳性株率要高于非时间段内。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2]小麦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王秀斌,张定一. 2008

[3]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吴进东,马蓓. 2011

[4]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赵宏伟,邹德堂,迟凤琴. 2007

[5]玉米胚乳淀粉合成研究进展. 陈国清,陆大雷,陆卫平. 2014

[6]玉米-大刍草杂种F_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陈菁. 2017

[7]玉米油分、淀粉积累的基因型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苏桂华,李淑华,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吴委林. 2005

[8]玉米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袁建敏,王茂飞,卞晓毅,王立群. 2016

[9]新鲜嫩玉米中醇不溶固形物与主要有关组分及性状相关性初探. 胡谟彪,傅绍清,郑孔琳,罗玲. 1993

[10]中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 孙琦,张世煌,李新海,孟昭东,慈晓科,张德贵,郝转芳,翁建峰,白丽,李明顺. 2014

[11]普通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魏良明,戴景瑞,刘占先,鄂立柱. 2008

[12]玉米高值化加工研究进展. 邢燕菊,徐立华,韩金龙,徐相波,丁一,周柱华,许方佐. 2010

[13]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李凯,黄庆华,钟儒清,陈亮,袁维峰,张宏福. 2020

[14]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 陈学君,曹广才,吴东兵,陈婧,李唯,李杰. 2009

[15]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周迎鑫,李玥峤,吕庆雪,路运才,宋广树. 2023

[16]玉米子粒淀粉研究进展.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滕海涛,邢锦丰,宋同明,王利明,范弘伟. 2002

[17]玉米花丝和穗轴中可溶性糖、淀粉变化规律的研究. 张丽华,李海军,王艳哲,李金才,崔彦宏,马瑞崑. 2005

[18]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卢宝红,张义荣,魏良明,杜如珊,刘华伟,李建生. 2005

[19]应用固定波长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玉米淀粉含量. 朱才,金香哲,郭庆江,黄瑞海. 1993

[20]我国部分玉米种质资源子粒淀粉含量分析. 段民孝,郭景伦,邢锦丰,王元东,赵久然,腾海涛.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