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植株7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万林

作者: 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阎发祥;隋启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植株性状;遗传表现;遗传参数;配合力分析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782

年卷期: 2004 年 32 卷 09 期

页码: 2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分类号: S532.0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品种植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阎发祥,隋启君. 2003

[2]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phureja与普通栽培种的四倍体杂种品质性状育种价值的研究. 盛万民,王凤义,牛志敏,曹淑敏,张丽娟,石瑛,田兴亚,陈伊里,吕文河. 2001

[3]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 段惠敏,卢潇,周晓洁,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程李香,张峰. 2021

[4]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2013

[5]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7

[6]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7]马铃薯原种的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 李勇,吕典秋,高云飞,邱彩玲,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 2009

[8]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李勇,吕文河,吕典秋,胡林双,曲丽,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刘震宇,杨焕春,杜英秋. 2014

[9]马铃薯植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杨万林,吴毅歆,李先平,阎发祥,隋启君. 2004

[10]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高幼华,姜丽丽,冯玉钿,王腾. 2016

[11]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 赵洪朝,杜德志,刘青元,余青兰,王瑞生. 2003

[12]北方粳稻花培育种研究. 刘亚琴,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刘善资,王秀萍,孙宇. 1997

[13]家蚕强三眠性鉴定及三眠性材料的培育. 罗朝斌. 2007

[14]贵州地方三眠蚕对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研究. 罗朝斌. 2006

[15]蝴蝶兰杂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分析. 孔霞,任羽,孙玲燕,张志群. 2021

[16]石斛兰杂交后代iPBS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赵秋菊,崔学强,邓杰玲,黄昌艳,殷文忆,张自斌. 2024

[17]1个正反交蝴蝶兰若干性状在F_1的遗传表现. 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操君喜. 2011

[18]羽衣甘蓝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Ⅱ.生育期及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 李惠芬,钱芝龙. 2005

[19]蝴蝶兰Phalaenopsis ‘Sogo Vivien’自交S_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表现.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蒋明殿. 2018

[20]大花蕙兰'篝火'和'世界和平'杂交F1代性状分离研究. 韩菊兰,许震寰,孙婷,白为,唐霄铧,杨马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