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后猛

作者: 后猛;李强;唐忠厚;王欣;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张允刚;唐维;李秀英;马代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生态环境;基因型;年份;品质性状;互作效应;变异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9 期

页码: 1180-1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甘薯鲜薯总胡萝卜素、淀粉、蛋白质、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等主要块根品质特性在不同地区的生态变异,选用"徐薯25"与"徐22-5"杂交所获得的不同甘薯基因型,在4个生态点进行栽插试验,系统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甘薯块根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态点、年份、基因型、地点×基因型互作、年份×基因型互作对甘薯鲜薯总胡萝卜素、淀粉、蛋白质、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胡萝卜素表现为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而其他品质性状均表现为环境效应远大于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年际效应明显大于基因型主效应或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而其余3个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大于基因型主效应或年份主效应。在4个生态点中,徐州点的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淀粉含量最低;烟台点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南昌点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万州点的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上述品质性状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不明显。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环境下,蛋白质含量为烟台点>徐州点>万州点>南昌点,表现出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不同年份处理间,2008年的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及可溶性糖含量高于2009年,而2008年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于2009年。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变幅范围在2年间差别不大,而其他3个性状变幅范围在2年间差别较大。各甘薯基因型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间品质性状的变异中,以胡萝卜素变异系数为最大,淀粉变异为最小。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2]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对紫色甘薯块根品质特性的影响(英文). 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7

[3]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对紫色甘薯块根品质特性的影响. 闫会,李强,张允刚,王欣,刘亚菊,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6

[4]新疆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生态变异. 吴新元,芦静,李冬,王彩荣,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周安定,曹俊梅. 2010

[5]不同生态环境对甘薯品质性状的影响. 孙凯,后猛,王凤,张海,刘峰. 2020

[6]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黄雷,李光庆,姚雪琴,刘春晴,谢祝捷,耿春女. 2020

[7]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辛村,杨天育,张恩和. 2012

[8]基于AMMI模型分析棉花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李武,谢德意,段峥峥,赵元明. 2010

[9]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菱鲆选育家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马爱军,王新安. 2012

[10]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党照,张建平,赵利,王利民. 2017

[11]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0

[12]基于AMMI模型分析谷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王军,郭二虎,袁峰,杨慧卿,王青水. 2010

[13]我国三省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的变异分析. 杨俊克,贾万忠,景涛,田广孚,程晓红. 2004

[14]春谷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孙宇燕,李书田,陈晓敏,刘斌,张立媛,王丹丹,郭世华. 2015

[15]粳稻食味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刘研,李鑫,赵一洲,毛艇,钟顺成,王诗宇,张战,倪善君. 2023

[16]不同基因型粳稻籽粒产量与功能成分的生态变异. 杨树明,夏小环,赵旭,方晓东,杜娟. 2012

[17]不同环境和基因型条件下水稻植株的糖氮比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王勋,朱练峰,戴廷波,姜东,曹卫星. 2008

[18]基因型和地域分布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王绍中,李春喜,罗艳蕊,姜丽娜. 2001

[19]新疆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芦静,梁晓东,曾潮武,李建疆,周安定,张新忠,黄天荣,曹俊梅,高永红,刘联正,吴新元. 2018

[20]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天荣,张新忠,吴新元,高永红,芦静.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