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3t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饶玉春

作者: 饶玉春;徐娜;胡娟;焦然;徐江民;宋周琳;黄玲;路梅;王跃星;胡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类病变;精细定位;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1674-7232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101-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3t是由粳稻品种云稻经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ate, EMS)诱变获得.经过连续3代的种植,表型明显,性状稳定一致且未发现分离.该突变体苗期无明显表型,生长4~5周后,叶片开始出现轻微锈褐色坏死斑点;抽穗后病斑逐渐向四周扩散并最终形成中心枯黄、边缘红褐色的不规则斑块;成熟期坏死斑连接成片并覆盖整张叶片.突变体spl-3t与其野生型云稻品种相比,叶片中的胼胝质含量明显积累.还发现, spl-3t对白叶枯菌表现很敏感.同时, spl-3t还具有株高、结实率下降、穗长增加等表型.遗传分析表明, spl-3t的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spl-3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109 kb区间内,该区间包含15个候选基因,目前暂无类似表型的基因报道.对所有候选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域进行了测序,未发现与野生型有差异的突变位点.通过RNA-seq分析及qRT-PCR验证,发现候选基因热激转录因子(LOC_Os03g06630)在spl-3t与其野生型有极显著差异,该基因是热胁迫防御响应中的中心调节子,在高温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热处理时出现上调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使植株获得较高的基础耐热性.因此推测该基因的表观修饰造成了类病变性状的产生.本研究为类病变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依据.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早衰突变体LS-es1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周纯,焦然,胡萍,林晗,胡娟,徐娜,吴先美,饶玉春,王跃星. 2019

[2]水稻色素原基因C的精细定位. 范方军,樊叶杨,杜景红,庄杰云. 2007

[3]马铃薯红色薯肉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许芸梅,李玉梅,贾玉鑫,张春芝,李灿辉,黄三文,祝光涛. 2019

[4]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高梽鑫,刚爽,陆晓春,王平,李政君,王艺威,李金红. 2024

[5]家蚕长形卵基因(elp)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分析. 刘先方,马晓,易晓莉,侯成香,李木旺. 2014

[6]玉米穗长主效QTL q21EL-GZ的精细定位. 涂亮,高媛,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何兵,刘颖,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1

[7]水稻颖壳扭曲基因TWH1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李进波,戚华雄. 2017

[8]3个水稻类病变基因的逆境胁迫及激素响应特征. 肖桂青,卢向阳,黄荣峰,张海文. 2015

[9]水稻类病变(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突变体对光照和温度的诱导反应. 王建军,张礼霞,王林友,张利华,竺朝娜,何祖华,金庆生,范宏环,于新. 2010

[10]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led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赵晨晨,黄福灯,龚盼,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4

[11]水稻新裂颖突变体sg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曾生元,郭旻,李荣德,盛生兰,龚红兵,严长杰. 2015

[12]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李霞,高东迎. 2011

[13]一个水稻卷叶基因rl_(t)的精细定位. 潘存红,李磊,陈宗祥,薛芗,张亚芳,左示敏,戴正元,潘学彪,马玉银. 2011

[14]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15]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1(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克隆. 杨杰,闫影,张丽霞,范方军. 2015

[16]水稻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的鉴定与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晨,王备芳,张迎信,曹永润,张越,江敏,边康吉,张小惠,刘群恩. 2021

[17]两个新水稻 Dwarf18 基因强等位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分子鉴定. 侯雷,袁守江,尹亮,赵金凤,万国峰,张文会,李学勇. 2012

[18]水稻千粒重QTL qtgw1基因的精细定位. 林文春,余守武,阮关海,樊叶杨,谢建坤. 2014

[19]水稻秃穗突变体nsp1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张栋,方云霞,潘江杰,鞠培娜,崔君,葛常伟,张晓勤,胡江,郭龙彪,董国军,薛大伟. 2016

[20]水稻簇生穗基因CPB4的精细定位. 姜玲,姜宁,曹黎明,董世青,杨金水,陆平利,罗小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