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微波

作者: 韩微波;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家才;张少平;王成社;赵世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能混合粒子场;60Coγ射线;SSR多态性;小麦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165-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扬麦18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表型变异分析. 杨彩仙,张敏,李博,张硕,徐乐,徐延浩. 2024

[2]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的突变效应分析. 郭会君,刘录祥,韩微波,赵世荣,李家才,赵林姝,王晶. 2008

[3]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并储藏的辐照效应分析. 张洁,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6

[4]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刘录祥,韩微波,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李家才,王晶,郑企成. 2005

[5]小麦~(60)Coγ射线辐照后TaKu70和TaKu80基因应答模式及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崔孟,古佳玉,郭会君,赵林姝,谢永盾,赵世荣,李军辉,宋希云,刘录祥. 2013

[6]小麦花培突变体新品种川辐5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 尹春蓉,岳春芳,瞿世洪. 2002

[7]花生栽培种(Arae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刘海燕. 2008

[8]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刘海燕. 2008

[9]高能混合粒子场和~(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处理后紫花苜蓿M_1,M_2两代表型数据分析. 尚晨,张月学,刘杰淋,张海玲,李佶恺,刘慧莹,张强. 2012

[10]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的诱变效果研究. 尚晨,张月学,刘杰淋,刘凤岐,韩微波,李佶恺,张海玲,刘慧莹. 2012

[11]高能混合粒子场和γ射线对紫花苜蓿的诱变效应. 尚晨,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蒿若超,李集临,徐香玲,刘录祥. 2008

[12]高能混合粒子场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赵金涛,郭新梅,裴玉贺,赵美爱,孙欣欣,任瑛,刘录祥,宋希云. 2014

[13]高能混合粒子场与~(60)Co-γ射线辐照龙牧803紫花苜蓿产量性状遗传效应研究. 尚晨,韩贵清,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刘凤歧. 2011

[14]γ射线和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紫花苜蓿品质变异的比较分析. 尚晨,张月学,李集临,徐香玲,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蒿若超,刘录祥. 2008

[15]安多霖的抗辐射损伤实验研究. 刘韧,潘莹,刘润东. 2005

[16]~(60)Coγ射线对红掌组培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 彭文君,田丹青,陈集双. 2012

[17]多花木蓝辐射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研究. 罗天琼,谭金玉,莫本田,赵明坤,王普昶,龙忠富. 2013

[18]应用~(60)Coγ射线诱变选育武夷菌素高产菌的研究. 张克诚,赵明富,石义萍,孙蕾. 2010

[19]~(60)Coγ射线引发聚合的丙烯酸共聚物阻垢缓蚀剂性能研究. 邵赛,邓钢桥,张乐平,程薇,彭选明,李文革,张跃龙,李先,肖明星,甄健. 2013

[20]两种月季的60Co-γ射线辐射敏感性及半致死剂量研究. 王晓国,蒋月喜,关世凯,黄昌艳,何荆洲,邓杰玲,卜朝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