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菌剂苯菌酮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峰

作者: 董丰收;刘新刚;徐军;郑永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苯菌酮;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土壤;残留;淋溶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5 年 17 卷 06 期

页码: 763-7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农药登记的必备数据。建立了土壤中苯菌酮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并通过土壤薄层层析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苯菌酮在我国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结果表明:苯菌酮在3种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1%~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3.4%,检出限(LOD)为0.29~0.30μg/kg。薄层层析试验表明,苯菌酮在河北潮土、湖南红壤和黑龙江黑土中的比移值(Rf)分别为0.17、0.26和0.15。土柱淋溶试验表明,苯菌酮在河北潮土、湖南红壤及黑龙江黑土第1段(0~10 cm)土柱中的含量比例(R1)分别为原始添加量的99%、80%和99%。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标准,苯菌酮在3种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均为不易移动,因此不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结果可为苯菌酮在我国登记以及其安全使用提供基础数据。

分类号: X592

  • 相关文献

[1]土壤中苯肽胺酸的测定及淋溶特性研究. 徐军,吴艳兵,董丰收,刘新刚,吴小虎,鞠超,郑永权. 2015

[2]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研究. 徐军,董丰收,刘新刚,吴小虎,张竞戈,郑永权. 2015

[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硝磺草酮及其代谢物残留. 邓立刚,陈业兵,李增梅,赵善仓,王文正,郭长英,王磊,秦宏伟,路福绥. 2016

[4]22%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朱晓丹,贾春虹,赵尔成,陈莉,余苹中,靖俊杰,贺敏. 2019

[5]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钱训,郑振山,陈勇达,张少军,关军锋,范力欣,赵旭东,钱梦媛. 2019

[6]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贺敏,贾春虹,余平中,赵尔成,陈莉,朱晓丹. 2014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苹果和土壤中乙嘧酚残留量. 梁京芸,李增梅,郭长英,刘俊华,苑学霞,刘美. 2013

[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菜豆及土壤中的灭蝇胺残留. 张盈,董丰收,刘新刚,郭紫兰,郑永权. 2012

[9]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棉花和土壤中氟铃脲的残留. 徐军,刘新刚,董丰收,郑永权. 2010

[10]嘧菌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研究. 梁京芸,王玉涛,刘涛,王文博,李增梅,苑学霞,李瑞菊,邓立刚,张树秋. 2015

[11]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俞建忠,陈列忠,侯佳音,俞瑞鲜,胡秀卿,赵学平. 2020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和土壤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残留. 李雅,何燕,韩丙军,彭黎旭. 2018

[1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检测小麦和土壤中氟环唑的残留及消解. 田迎迎,刘新刚,董丰收,徐军,郑永权. 2013

[14]杨麦间作系统对太湖流域土壤氮流失的削减效应. 褚军,薛建辉,金梅娟,吴永波,侍昊,徐艺倩. 2015

[15]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元素分析. 王宝申,高树青,陈宝江,刘秀春,王炳华,李金成. 2011

[16]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 金姝兰,黄益宗,胡莹,潘华华,凌云,王斐,李季. 2016

[17]盐渍化条件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释放特征. 郑顺安,韩允垒,倪润祥,周玮,黄宏坤,郑向群. 2018

[18]异(口恶)唑草酮在土壤表面光解及在土壤中的降解和淋溶特性. 张春荣,汤涛,何红梅,吴珉,许振岚,郭钤,孔丽萍,赵华,赵学平. 2019

[19]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淋溶土壤对蚯蚓及其淋出液对浮萍急性毒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萌,杨叶,吉哲蓉,王璐芳,许佳彬,张宇. 2017

[20]从土壤脲酶性质的角度探讨尿素合理施用的途径. 薛泰麟,闵九康,孙羲.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