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季风转换期间孟加拉湾的初级生产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华雪

作者: 刘华雪;柯志新;宋星宇;谭烨辉;黄良民;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孟加拉湾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23 期

页码: 2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0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印度洋科学考察期间,对孟加拉湾水域初级生产力展开了研究。孟加拉湾表层水体的水温较高,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且上层水体营养盐含量较低,在真光层底部营养盐浓度突然增加。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低(<0.1 mg/m3),叶绿素a最大值常出现在75 m水深处,上层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氮限制明显。表层潜在初级生产力低于0.2 mgCm-3h-1,且初级生产速率在50—75 m出现最大值。水柱中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为199—367 mgCm-2d-1,高值出现在88°—89°(E)附近。浮游植物固碳的主要贡献者是微微型浮游生物(<3μm),其次是小型浮游生物(>20μm)和微型浮游生物(3—20μm),但表层与75 m水深处固碳浮游植物的结构有一定差异。将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初级生产力进行对比,孟加拉湾水体初级生产力显著低于阿拉伯海,且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有着显著的差异。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典型低纬度海区(南海、孟加拉湾)初级生产力比较. 刘华雪,宋星宇,黄洪辉,谭烨辉,黄良民. 2012

[2]池塘多营养级养殖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及影响因子分析. 赵宇曦,刘兴国,周润锋,肖述文,孙照云. 2022

[3]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评估及其时空变化. 吴嘉伟,彭梦,李罗新,谭凤霞,何秋杰,吴泽成,柴毅. 2021

[4]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庆轩,崔正国,曲克明,王庆奎,魏玉秋,孙军. 2023

[5]达氏鲟亲鱼培育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龚全,卢华,徐飞,陈先均. 2014

[6]北印度洋海底冷泉流体活动研究进展. 王旭东,黄慧文,孙跃东,李牛,胡钰,冯东. 2017

[7]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来源. 李景瑞,刘升发,胡利民,冯秀丽,孙兴全,白亚之,石学法. 2017

[8]孟加拉湾北部逆温现象的观测特征及机制分析. 李奎平,王海员,杨洋,于卫东,李俐俐. 2016

[9]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李景瑞,刘升发,冯秀丽,孙兴全,石学法. 2016

[10]孟加拉湾中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谭龙,刘建国,黄云,Md Hafijur Rahaman Khan,徐政,刘升发,石学法. 2023

[11]刈割频次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张靖乾,张卫国,江小雷. 2008

[12]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13]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姜北,薛克,周遵春,潘玉洲. 2010

[14]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 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常凤鸣. 2018

[15]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 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 2017

[16]沙尘和灰霾期间中国近海大气氮沉降通量估算. 陈春强,张强,关晓东,黄蕾,薛迪,王娇,刘晓环. 2019

[17]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2019

[18]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特征. 梅西,孟祥君,王中波,王忠蕾,南青云. 2019

[19]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杨殿林,李长林,李刚,刘红梅. 2007

[20]高山嵩草草甸初级生产力、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石红霄,侯向阳,师尚礼,吴新宏,李鹏,杨婷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