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胜男

作者: 吴胜男;孙凯;张海;魏尊苗;刘峰;王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光合特性;高光效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21 卷 021 期

页码: 7153-7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29份甘薯品种(系)为试材,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性状,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9份甘薯品种(系)7个光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在9.98%~42.14%;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与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TE)、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羧化效率(carboxylation efficiency,CE)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Tr)间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98.4%.系统聚类将其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的16份甘薯品种(系)在光合性能和产量性状上表现突出,这些品种在甘薯高光效高产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诺丽不同遮荫条件光响应模型筛选及其光合特性比较. 王昌跃,赵雅琦,向宇慧,姚继涛,谭梦怡,王鸿浩,祖超,李志刚,杨建峰,王灿. 2024

[2]甘薯高光效育种技术探讨. 张松树,马志民,刘兰服. 2008

[3]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诸葛玉平,唐忠厚,陈晓光,娄燕宏. 2017

[4]不同栽植措施对冀薯332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韩美坤,刘兰服,胡亚亚,高志远,焦伟静,田晴,马志民. 2020

[5]水分和钾肥耦合对甘薯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辉,朱绿丹,安霞,董月,焦庆清,张永春. 2016

[6]基于农艺性状与光合特性的甘薯耐荫性评价. 吕长文,蒋亚,张凯,唐道彬,王季春. 2023

[7]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品系)甘薯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戚冰洁,汪吉东,马洪波,陈杰,张永春,徐阳春,常志州. 2012

[8]减氮运筹对甘薯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杜祥备,王家宝,刘小平,夏家平,韩杨. 2019

[9]外源氯胁迫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戚冰洁,曹月阳,张珮琪,汪吉东,张永春,徐阳春. 2013

[10]干旱胁迫下钾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靳容,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陈晓光,魏猛,李洪民. 2014

[11]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陈天渊,卢森权. 2012

[12]薯瘟菌对甘薯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王伟英,邱永祥,邱珊莲,柯玉琴,潘廷国. 2014

[13]不同耐性甘薯品种根系和叶片对低钾胁迫的响应差异. 刘明,唐忠厚,张爱君,陈晓光,靳容,李洪民. 2017

[14]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光合特性研究. 罗密,尹旺,邓仁菊,杨航,付梅,王洪亮,宋吉轩,王启富,李飞. 2022

[15]外源施用6-磷酸海藻糖生物制剂对甘薯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侯会,苏涵,王维,张巧凤,耿晓月,董韦,吴琴燕,徐振,张学彪,庄义庆. 2024

[16]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17]农作物高光效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夫. 2006

[18]甜高粱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冯国郡,章建新,李宏琪,叶凯,郭建富. 2013

[19]甜高粱高光效种质的筛选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冯国郡,章建新,李宏琪,叶凯,郭建富. 2013

[20]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筛选大麦高光效新种质. 刘志萍,巴图,吕二锁,郭呈宇,张凤英,徐寿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