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农药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残留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
作者: 陈晓;吕志强;刘培刚;林天宝;陈乐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防控;残留
期刊名称: 蚕桑通报
ISSN: 0258-4069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40-42
摘要: 为研究3种常用桑椹菌核病防治药物的防治效果及在桑椹上使用的安全性,于花期喷洒唑醚·氟酰胺悬浮剂、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调查着果数、病果数,统计病果率;并采用HPLC法测定供试药剂在桑椹中的残留量.结果显示,3种药剂处理后病果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检测发现药剂残留量较低,低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相关规定.
分类号: S888
- 相关文献
[1]果桑园桑椹菌核病防控实践与发展建议. 杨建设,陈怀林,刘建波,朱绍明. 2024
[2]几种不同药剂对桑椹菌核病防治效果之初探. 杨明方,盛晟,吴福安. 2021
[3]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廖友新. 2023
[4]不同农业措施对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周园园,孟庆林,郭韶椿,李海燕. 2021
[5]果桑菌核病防控集成技术与措施. 邓永进. 2016
[6]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黄华磊,李艳花,肖长明,刘涛,石有明,周燕. 2018
[7]防治果桑菌核病的药剂筛选. 倪春霄,孙春光,商小兰,黄越,尉吉乾,蒋陈凯,沈国新,陈琳. 2022
[8]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肖更生,戴凡炜,罗国庆. 2014
[9]不同品种桑椹中糖酸组成和甜酸风味评价. 吕辉华,吴继军,廖李,陈学玲,王俊,汪兰,吴文锦,丁安子,程薇. 2016
[10]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5
[11]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肖更生,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罗国庆,吴福泉. 2011
[12]桑椹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和主要花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 金勤生,朱俭勋,钟石,孙雨晴,李有贵,霍进喜,吕志强,计东风. 2019
[13]基于微生物发酵的低糖型桑椹精粉制备工艺研究. 龙晓珊,廖森泰,胡腾根,邹宇晓,李倩,黎尔纳,庞道睿,沈维治. 2019
[14]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4
[15]桑椹酒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陈雅,廉苇佳,韩琛,吴斌,阿依加马丽·加帕尔,雷静. 2021
[16]桑椹素对老龄小鼠肾阳虚症状的疗效试验. 吕志强,李有贵,林天宝,计东风. 2008
[17]不同果桑品种桑椹花青素含量比较分析及干燥工艺研究. 朱燕,刘培刚,陈文广,林天宝,刘岩,吕志强,魏佳. 2020
[18]新疆药桑椹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抗炎作用. 杜晓童,刘凡,沈维治,胡腾根,邹宇晓,廖森泰. 2020
[19]新鲜桑椹采用真空微波干燥加工的特性及品质变化研究. 付辉战,胡腾根,邹宇晓,廖森泰,王思远,李倩. 2018
[20]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桑椹出汁率和桑椹汁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晓维,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邹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精准喷灌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秀;韩大龙;吕志强
关键词:物联网;STM32;精准喷灌
-
大豆斑疹病菌铁摄取因子PiuB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苏如意;金罗佳;徐江玲;耿慧雅;陈晓;林思怡;郭威;纪志远
关键词:大豆斑疹病菌;铁摄取因子PiuB;Fe3+;致病性
-
义乌市引进秋期桑椹露天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探
作者:楼文美;刘培刚;朱爱青;金香玲
关键词:桑椹;单氰胺;反季节栽培;农艺性状;果用性状;初试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视觉-语义对齐的零样本害虫识别方法
作者:李天俊;杨信廷;陈晓;胡焕;周子洁;李文勇
关键词:害虫识别;语义知识;图像特征;生成对抗网络;对比学习;广义零样本学习
-
不同比例桑枝叶粉复合饲料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岩;林天宝;侯凤香;赵燕;范明亮;金俊杰;吕志强
关键词:饲料;血清学;胆固醇;抗氧化;桑枝叶粉
-
桑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对比研究
作者:刘岩;林天宝;卢红伶;朱燕;计东风;吕志强
关键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抽提方法
-
不同品种桑树雄花茶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分析
作者:林天宝;柳丽萍;刘培刚;钱文春;魏佳;朱燕;刘岩;郭君鑫;许自龙;计东风;吕志强
关键词:桑树雄花茶;营养成分;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