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水溶性有机物及温度对红壤铜形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希柏

作者: 曾希柏;杨佳波;孙宝利;李莲芳;白玲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红壤;铜形态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11 期

页码: 2959-29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外源水溶性有机物(DOM)添加量和培养温度对红壤中Cu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DOM比较,添加不同量的DOM均可提高土壤中交换态Cu的含量、降低铁锰结合态Cu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DOM添加量下土壤交换态Cu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至试验结束时,DOM添加量为250mg·L-1时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u含量最高,添加量为500mg·L-1时铁锰结合态Cu含量最高;不同DOM添加量下,土壤中有机结合态Cu含量较CK增加10.67%~23.66%.在25℃和45℃温度条件下,添加DOM后土壤交换态和铁锰结合态Cu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在5℃下变化趋势相反;3种温度下添加DOM后土壤碳酸盐结合态Cu含量有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土壤有机结合态Cu含量增加,但在温度较低(5℃)时土壤残渣态Cu含量下降.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添加紫云英和水稻秸秆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铜形态的影响. 王慧,程文龙,卜容燕,韩上,李敏,唐杉,赵婧,武际. 2022

[2]生活垃圾堆肥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变化. 滕险峰,魏自民. 2008

[3]长期定位施肥黑土水溶性有机物组分组成特性研究. 李书玲,魏丹,周宝库,魏自民,李艳平,赵富阳. 2012

[4]基质栽培中追施化肥对可溶性有机质及西瓜生长的影响. 王秋君,严少华,马艳. 2017

[5]填埋垃圾稳定化进程的光谱学特性表征. 席北斗,何小松,赵越,魏丹,魏自民,姜永海,李鸣晓,杨天学. 2009

[6]介质pH对渗滤液中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赵越,何小松,席北斗,魏丹,魏自民,姜永海,李鸣晓,杨天学. 2010

[7]3种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解吸研究. 杨佳波,曾希柏,李莲芳,白玲玉. 2008

[8]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2024

[9]长期施用堆肥处理下潮土剖面水溶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柳夏艳,曹浩轩,缪闯和,李丽君,周虎,吕贻忠. 2023

[10]水溶性有机物对海南砖红壤中残留壬基酚吸附-解吸与迁移行为的影响. 姜蕾,贾林贤,林靖凌,刘迎,潘波,杨毅,林勇. 2016

[11]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杨佳波,曾希柏. 2007

[12]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Cd含量与形态的影响. 谢杰,董爱琴,徐昌旭,苏金平,范芳,胡美蓉,刘佳. 2019

[13]不同腐熟有机物料结构及组分差异分析. 丁建莉,李沛,魏丹. 2024

[14]红壤旱地多元多熟复合种植制的物能生产力研究. 陈喜靖,王国法,阮关海,邵思文,施志仁,胡鑫虎. 2000

[15]二次套袋对红壤丘陵地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周超华,徐雷,黄冬华,谢杰,陈霞. 2015

[16]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红壤旱地种养结合优化模式的研究. 屠人凤,樊剑波,何园球. 2013

[17]培肥和耕作措施季节性干旱下对红壤剖面水分变化和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肖小军,钟义军,陈明,夏桂龙,黄欠如. 2014

[18]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龙光强,蒋瑀霁,孙波. 2012

[19]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胡惠文,周利军. 2015

[20]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