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系冀161对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CMS)的不育性及恢复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春红

作者: 马春红;赵璞;及增发;彭巧慧;李良英;甄占萍;贾银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雄性不育系;细胞质;保持系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473-4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Mo17Ht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陈岩,董敬超,吴丹,吴金桐. 2006

[2]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的研究. 解艳华,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申中宝. 2006

[3]甜菜雄性不育系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胡文信,何毓娟. 1995

[4]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在春小麦上的表现. 魏亦勤,李红霞,刘旺清,张双喜,裘敏,王存忠. 2006

[5]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越冬抗寒性鉴定与相关性分析. 刘吉敏,周瑞阳,潘凤英,王佳妹,李健,李初荚,赵洪涛. 2012

[6]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7]新型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筛选. 梁国战,张贵祥,魏廷武. 2012

[8]羊角椒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细胞学观察. 吴鹤鸣,佘建明,周邗扬,陆维忠,赵华崙. 1988

[9]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差异性比较研究. 苏小俊,袁希汉,卢成苗,高军,徐海. 2008

[10]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李云,毛堂芬,张敏. 2009

[11]高粱合子期辐照育成高淀粉不育系原906A. 宋高友,苏益民,张纯慎,廖英丹,陆伟. 1996

[12]萝卜雄性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形态学研究. 苏小俊,高军,袁希汉,卢成苗,徐海. 2008

[13]洋葱雄性不育恢复位点Ms座位的SSR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杨亚会,刘冰江,杨妍妍,吴雄,曹辰兴,霍雨猛. 2020

[14]乌塌菜Ogura雄性不育系组合与保持系组合杂种优势比较. 宋波,徐海,陈龙正,袁希汉. 2015

[15]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具恢复基因的品种地理分布. 黄志平,张磊,戴欧和,李杰坤,胡晨,张丽亚. 2007

[16]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长发育与越冬抗寒性的影响. 刘吉敏,周瑞阳,李健,周琼,李初英,赵洪涛. 2011

[17]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秦君,孙世刚,郭秀林,郑彦平,李广敏. 2004

[18]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新品种. 闫米格,武岩军,任丽萍,李素玲. 2011

[19]芸薹属栽培种细胞质的分子标记鉴别. 梁龙兵,林香,喻时周,皮明雪,张敏琴,王仙萍,向阳,赵继献. 2019

[20]生长前期叶面喷施乙烯利对甘蔗茎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李杨瑞,林炎坤,林鉴钊,李素丽,周维永.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