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永权
作者: 魏永权;周国军;张瑞博;林红;李铭丰;吴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贮高油玉米;种植密度;产量;相关性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7 年 2007 卷 06 期
页码: 31-34
摘要: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分类号: S513`S548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爱玉,孔祥良,张桂芝,陈兰,赵金辉,王志伟,李浩,高明伟,张晓洁. 2016
[2]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潘丽艳. 2011
[3]韭菜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靳力争,刘如娥,张学东,华明艳,张雪来. 2009
[4]不同密度对晋亚9号旱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吴瑞香,杨建春. 2011
[5]不同栽培方式对菜油两用菜薹中双10号产量的影响. 张宗急,钟丽,刘助生,廖云云,张志林. 2016
[6]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侯青光. 2014
[7]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薛红. 2009
[8]20年间吉林省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路明,刘文国,岳尧海,才卓,王绍萍,张宏伟,金明华. 2011
[9]烯效唑对夏谷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秦岭,陈二影,陈桂玲,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王海莲,刘宾. 2014
[10]冬瓜产量相关性状的灰关联综合评估研究. 谢大森,何晓明,赫新洲,彭庆务. 2003
[11]油菜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012
[12]应对越区种植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张冬梅,姜春霞,陈琼,张伟,刘化涛,闫六英,黄学芳,韩彦龙,刘恩科. 2014
[13]施氮量和留苗密度对不同株型谷子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秦岭,杨延兵,管延安,陈二影,张华文,王海莲,刘宾. 2013
[14]青贮高油玉米的研究利用及发展前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15]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6]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17]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8]酒用高粱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模型.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5
[19]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骆书川,黄春利,李德文. 2010
[20]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
-
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熟期;含水量;积温条件
-
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率
-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黑龙江省
-
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
甘草秧及瘤胃生物缓冲剂对滩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倩;吴爽;刘统高;杨冲;王锦;虎雪姣;刘春;任宇佳
关键词:滩羊;甘草秧;瘤胃生物缓冲剂;生长性能;肉品质
-
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63;机械化粒收;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