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不同生境及生长期马蓝叶指纹图谱和化学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莹

作者: 陈莹;陈菁瑛;张武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蓝叶;不同生境;不同生长期;指纹图谱;活性成分;化学计量学

期刊名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ISSN: 1006-2858

年卷期: 2022 年 10 期

页码: 1226-1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生境下不同生长期马蓝叶指纹图谱和化学特征,为马蓝的栽培过程中光强管理和品质评价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 采集11批不同生境(桉树下、稻田半阳生、稻田全阴生、稻田全日照、枇杷树下)和不同生长期马蓝叶,采用HPLC法建立11批马蓝叶指纹图谱,同时测定马蓝叶主要成分吲哚苷、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生境和生长期马蓝叶的指纹图谱和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11批马蓝叶的指纹图谱,共标定8个峰,指认4个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295~0.806,生长后期的马蓝叶非极性成分增加;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一致,分为4大类,稻田全日照马蓝叶与其他生境马蓝叶显著不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马蓝叶中吲哚苷、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在生长后期增加,而色胺酮降低。光照对马蓝叶4种成分吲哚苷、色胺酮、靛蓝和靛玉红有一定影响,全日照和部分光照均有利于马蓝叶吲哚苷、靛蓝和靛玉红的积累,部分光照有利于马蓝叶色胺酮的积累。结论 马蓝叶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受不同生境和不同生长期的影响,稻田和树荫下均适合马蓝的栽培,部分光照更有利于马蓝叶活性成分的积累。本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马蓝的栽培光照强度管理和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紫外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洞庭碧螺春的鉴别分析. 张丽,张文韬,刘文静,刘腾飞,董明辉,郁志芳. 2019

[2]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多花黄精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构建. 周忠瑜,杜泽飞,蒲婷婷,杨丽英,晏仁义,段宝忠. 2022

[3]基于主要滋味成分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鉴别海南不同地区咖啡豆. 翟慧楠,于菲,唐玉妹,董文江,李亚男,胡荣锁. 2024

[4]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籍淑贤,魏芳,胡娜,吕欣,董绪燕,陈洪,冯钰锜. 2014

[5]当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化学计量学评价. 汪英俊,严辉,黄胜良,汪国强,杨美权,彭国平. 2020

[6]中兽药原料药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志强. 2008

[7]云南超高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特性研究. 董世青,李家纳,梁颖,符明联,李根哲,贺斌. 2017

[8]不同生境苦豆子种群的生产性能. 范志超,王彦荣. 2016

[9]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俞晓平,徐红星,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陶林勇. 2002

[10]农药厂不同生境中甲胺磷降解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官雪芳,刘波,林斌,林抗美,马丽娜. 2009

[11]亚洲小车蝗在不同生境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吴惠惠,刘朝阳,曹广春,张泽华,格西格. 2013

[12]水稻田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成虫习性研究. 徐红星,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陶林勇,卜卫良. 2001

[13]周边不同生境条件对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时空结构的影响. 黎健龙,唐劲驰,黎秀娣,唐颢,黎华寿. 2014

[14]不同生境异色瓢虫对茶梢互利素和蚜虫利它素EAG和行为反应. 韩宝瑜,陈宗懋,张钟宁. 2001

[15]不同生境苦豆子种子中氧化苦参碱和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朱金霞,刘萍. 2012

[16]刺萼龙葵入侵对不同生境土壤特征的影响. 赵晓红,张国良,张瑞海,宋振,付卫东. 2017

[17]针茅及羊草对亚洲小车蝗生活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贺兵,曹广春,张泽华,乌亚汗,刘世超,王海荣. 2013

[18]福建省入侵红火蚁扩散规律研究. 张翔,陈艺欣,侯有明,谢毅璇. 2015

[19]不同生长期的脱毒微型薯产量、性状试验研究. 周淑兰. 2009

[20]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颗粒特性及消化性比较. 宋哲,汪兰,何会,谢碧秀,刘佳群,孙智达.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