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子苑

作者: 王子苑;舒健虹;陈光吉;吉玉玉;王小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发酵时间;隶属函数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43-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组:40%燕麦和60%光叶紫花苕(Y40G60)、50%燕麦和50%光叶紫花苕(Y50G50)、60%燕麦和40%光叶紫花苕(Y60G40)、70%燕麦和30%光叶紫花苕(Y70G30)以及80%燕麦和20%光叶紫花苕(Y80G20),分别在青贮8、16、30 d和45 d测定其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结果表明:Y60G40组的感官评价、相对饲用价值、乳酸、乙酸含量和费氏评分分别较Y40G60组显著提高21.99%、4.93%、38.46%、25.57%和33.94%(P <0.05),Y60G40组的pH、丙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较Y40G60组显著降低10.02%、42.86%、2.71%和5.32%(P <0.05);随燕麦混合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 <0.05);各处理组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和pH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发酵30 d含量最低,而乳酸、乙酸、相对饲用价值和费氏评分随发酵天数的推移逐渐升高;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组综合价值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Y60G40组>Y70G30组>Y80G20组>Y50G50组>Y40G60组。综上,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混合比例为60:40青贮效果最佳,推荐适宜发酵时间为30 d。

分类号: S816.53

  • 相关文献

[1]凉山地区燕麦与光叶紫花苕不同混播比例对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柳茜,乔雪峰,陶雅,徐丽君,李峰,杨万春. 2020

[2]西藏燕麦青贮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杰,罗黎鸣,王玉辉,金涛. 2021

[3]大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旱性评价. 张海平,张俊峰,陈妍,张海生,闫凯,穆志新. 2021

[4]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种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梁坤伦,贾存智,孙金豪,王明艳,傅华,毛祝新. 2019

[5]20种药用植物的苗期耐盐性及其评价. 田淑慧,陶翠霞,张锋. 2017

[6]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2017

[7]体外产气法研究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李满双,薛树媛,王超,王莉梅,郭天龙,金海. 2015

[8]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李群华,徐雪,沈晓晖,徐建雄. 2020

[9]不同盐碱地紫花苜蓿及其青贮品质的研究. 卢强,孙林,撒多文,任志花,王志军,格根图,贾玉山. 2021

[10]辣木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 2019

[11]紫薯馒头的加工工艺优化. 柯晓静,胡阿丽,杨磊,田益玲. 2019

[12]添加外源儿茶素制备高茶黄素红茶的工艺优化. 王雨鑫,刘学声,刘建军,周富裕,马友力,邓燕莉. 2020

[13]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微生物组成及其对菌糠发酵品质的影响. 陈鑫珠,李文杨,刘远,高承芳,张晓佩,翁伯琦. 2018

[14]野生银鲳消化道内潜在产酶益生菌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王建建,施兆鸿,高权新,彭士明. 2015

[15]发酵时间和乙二酸前体对小核盘菌生物除草剂致病力的影响. 许修宏,AKWatson,MPTeshler. 2005

[16]发酵时间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陈鑫珠,李文杨,刘远,高承芳,张晓佩,吴贤锋,翁伯琦. 2018

[17]不同水分和发酵时间对番茄渣和麦秸混贮效果的影响. 谢欣杰,郑伟华,李东健,李耀,李凤鸣. 2024

[18]发酵时间对小米面团加工特性及馒头风味的影响. 四兴学,赵巍,刘敬科,李红民,张爱霞,李朋亮,刘俊利,李少辉. 2022

[19]发酵时间对可可红茶品质的影响. 宋晓虹,李成仁,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叶创兴. 2010

[20]枯草芽孢杆菌B-903最佳发酵时间研究. 王瑞霞,张兆红,刘玉霞,刘红彦,李洪连,王泽云.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