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CO基因调控开花的转录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龙姣

作者: 杨龙姣;路雪萍;童伟杨;马培杰;罗文举;陈才俊;王小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穗短柄草;BdCO基因;转录组学;光周期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602-6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ONSTANS(CO)是植物光周期诱导开花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之一。为探究BdCO在光周期途径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对野生型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21植株、过表达BdCO基因型二穗短柄草(CO_OX)植株和BdCO基因敲除型二穗短柄草(CO_A3)植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最后观察三种植株的开花表型。结果表明,对比Bd21 vs CO_OX和Bd21 vs CO_A3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检测到1 382个和773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Bd21 vs CO_OX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小核仁核糖核蛋白复合物、 snoRNA结合和rRNA处理中,Bd21 vs CO_A3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囊体、色素结合和光合作用中;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Bd21 vs CO_OX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和昼夜节律-植物等通路,Bd21 vs CO_A3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植物、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发生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等通路;在长日照条件下,CO_OX植株的开花时间比野生型Bd21的提前约1.90 d, CO_A3植株的开花时间比野生型Bd21的延迟约7.92 d。综上,BdCO影响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影响二穗短柄草的开花时间,说明BdCO在二穗短柄草的光周期途径调控开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二穗短柄草叶绿体RNA编辑位点的预测及其鉴定. 石文清,邓平川,李变丽,牛善策,聂小军. 2012

[2]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在禾本科作物与病原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张文俊,李俊敏,陈锋. 2018

[3]二穗短柄草BdFKF1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分析. 李安,童伟杨,罗维,舒健虹,王小利. 2021

[4]二穗短柄草BdTOR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超,张锐,任茂智,王远,孙国清,孟志刚,周焘,郭三堆. 2015

[5]二穗短柄草被确定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新寄主. 张爱红,崔禹,杨菲,邸垫平,闫冲,苗洪芹. 2016

[6]二穗短柄草 BdTOR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超,张锐,任茂智,王远,孙国清,孟志刚,周焘,郭三堆. 2015

[7]稻瘟病菌对新型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的致病性研究. 王小艳,王教瑜,姜华,王艳丽,张震,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杜新法,孙国昌. 2011

[8]二穗短柄草BdCO基因表达与生物学功能分析. 路雪萍,童伟杨,舒健虹,马培杰,赵德刚,王小利. 2022

[9]应用二穗短柄草基因组序列精细定位麦类作物慢锈性数量抗性基因(QTLs). 王亚军,曹晓花,周江鸿,龚小平,王丽娟,贾继增,漆小泉. 2009

[10]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江新凤,刘本英,李友勇,李洪波. 2018

[11]杨梅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倪海枝,陈方永,王引,任正初. 2015

[12]转录组学在牧草上的应用进展. 王飞,刘林波,高天歌,高鲤,包爱科,王锁民. 2019

[13]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李洁,姚晓华. 2019

[14]烟蚜茧蜂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安涛,张洪志,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2017

[15]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16]鸭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鸡转录组学分析. 施少华,陈珍,程龙飞,傅光华,傅秋玲,刘荣昌,万春和,陈红梅,黄瑜. 2020

[17]二代测序技术在水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阳,薛大伟,钱前,高振宇. 2015

[18]粗糙脉胞菌降解水稻秸秆初期转录组分析. 游灵杰,李银水,龚阳敏,顾炽明,胡小加,李越,廖星,秦璐. 2023

[19]调控动物表型microRNA 在分子育种中新的重要标记. 王辰,赵为民,牟玉莲. 2013

[20]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