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恢复系湘晴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建平

作者: 王建平;谢裕林;朱勇良;乔中英;黄萌;陈培峰;陈益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恢复系;特征特性;应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57-58+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湘晴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的优质BT型三系中熟晚粳恢复系,具有穗型大、粒重轻、米质好、花粉量足、配合力好等特点;用它所配组合的丰产性好,米质食味佳、外观优。用它和生育期与之相仿且粒重高、穗数足的不育系配组,容易配置出优质高产的组合;目前已有多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粳稻三系亲本杂种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2]粳稻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恢复系卷叶性状QTL分析. 郭媛,程保山,洪德林. 2009

[3]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袁生堂,汤述翥. 2009

[4]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 孔宪旺,袁彩勇,王健,汤述翥,顾铭宏. 2009

[5]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6]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孔宪旺. 2011

[7]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8]高产粳稻品种兼恢复系京光651的选育. 洪立芳,毛振武,陈刚,芦金华,李增高,刘艳平,陈宝红. 2002

[9]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的研究进展. 马秀芳,华泽田,黎志康,郝宪彬,张忠旭,吕桂兰. 2006

[10]籼型三系恢复系镇恢084的选育及利用价值. 盛生兰,龚红兵,周义文,林添资,张继本,钱华飞. 2003

[11]粳型恢复系C9022的选育和应用. 张忠旭,华泽田,迟克生,高勇,高日龄,魏耀林,苏玉安,刘宪平,杨振玉. 2001

[12]红米恢复系红恢842的选育及其所配组合的生产表现. 王珍珍,郭慧,张宏伟,郝留根,易崇粉,杨春苗,杨占烈,向关伦,黄宗洪,甘雨. 2025

[13]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14]高配合力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602的选育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8

[15]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2007

[16]杂交水稻重粒恢复系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杨占烈,伍祥,甘雨,向关伦,陈文强,石邦志,郭慧,黄宗洪,潘建慧. 2019

[17]含维生素A两系恢复系紫恢07的选育与应用. 杨玉梁,傅军如,刘克琦,万建林,杨屏华,李建文,占唤永,毛海富,吴通礼. 2013

[18]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19]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82选育与应用的启示. 吴方喜,郑家团,谢华安. 2012

[20]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1345的选育与应用. 谢戎,李永洪,罗婧,向箭羽,黄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