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义平

作者: 高义平;董福双;王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图谱;基因克隆;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3 年 0 卷 03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小豆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其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深入。从DNA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红小豆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红小豆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组织培养研究等方面,并提出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分类号: S521

  • 相关文献

[1]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 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王力军,严兴初. 2012

[2]红小豆种质资源营养成分检测与分析. 刘建霞,刘海霞,温日宇,刘支平. 2017

[3]甜瓜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苏芳,郭绍贵,宫国义,张海英,许勇. 2007

[4]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佘茂云,陈朵朵,冯晨,叶兴国. 2009

[5]薏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荣,申刚,罗晓青,张显波. 2015

[6]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 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 2012

[7]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邹明宏,杜丽清,曾辉,张汉周,罗炼芳,陆超忠. 2007

[8]我国油棕创新研究与发展建议. 林位夫,曾宪海. 2014

[9]红小豆田间除草剂筛选试验. 王成,李卓夫,闫峰,曾玲玲,王宇先,于运凯,刘洋. 2014

[10]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11]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曾玲玲,季生栋,闫锋,王成,卢环,姜元麒,何健南,赵跃坤. 2016

[12]红小豆通红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葛红,汪凯华,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赵娜,王学军. 2017

[13]绿豆和红小豆氮磷钾肥适宜用量初探. 郭中校,王明海,包淑英,徐宁,王桂芳,任军. 2010

[14]红小豆吉红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明海,郭中校,刘红欣,王桂芳,栾天浩,檀辉. 2008

[15]出口红小豆辐射抑制发芽创新技术. 刁金男. 2007

[16]天津红小豆的品种选育提纯及栽培. 张洪立,董家行,张春和,吴金荣,马金柱,张旭. 2009

[17]红小豆不同密度、播期、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志强,王巍. 2011

[18]密度对小豆叶片发育和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皓,乔辉,何伟锋,赵秋. 2020

[19]覆膜和密度对红小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20]红小豆与芸豆AREB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海龙,段立华,方淑梅,李建英,孟文凯,梁喜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