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义群

作者: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霍恒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肥模式;草莓连作;土壤性质;产量;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性质、草莓农艺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Ⅰ和Ⅱ均可增强草莓连作土壤脲酶活性,提高土壤水解性氮、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草莓植株地下部分干重、花序长、单株花蕾数、单株花枝数;优化施肥模式Ⅰ还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草莓果实含糖量.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Ⅰ和Ⅱ的草莓产量分别增产58.51%和39.17%;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14.0~14.6倍和8.6~9.5倍;偏生产力分别增加47.5%~50.6%和17.3%~28.7%;相对产量分别下降36.4%和28.0%.优化施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连作草莓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模式Ⅰ比模式Ⅱ作用更显著.

分类号: S668.40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小白菜生长、营养累积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2]中低产田不同施肥模式的肥料利用效应研究. 韦广泼. 2003

[3]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磷肥对春青稞干物质、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 边巴卓玛,宋国英,刘国一. 2025

[4]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青稞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乔丙颖,胥婷婷,张洋,史立东,张荣. 2024

[5]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 侯青光,卢亚妮,陆文娟,韦贵剑,李伏生. 2016

[6]适雨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稻稻田水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20

[7]EM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 石奇海,徐永清,陈芾葳,冯艳忠,刘娣,李凤兰. 2020

[8]长期施肥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郭立君,汪柯,程凯凯,潘孝晨,孙耿. 2018

[9]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施肥模式玉米产量特性及生产效益分析. 葛选良,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姜宇博,刘媛媛,郝玉波. 2017

[10]胡椒养分与施肥模式的研究. 张华昌. 2002

[11]南方红壤区稻-稻连作体系下氮肥减施模式研究. 侯红乾,冀建华,刘光荣,刘益仁,刘秀梅,程正新,杨俊诚,文石林. 2012

[12]施肥模式及栽插密度对四川丘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欧阳裕元,陈英立,兰汉军,朱从桦,余俊奇,刁友,李旭毅. 2021

[13]南方丘陵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汤文光,殷玉梁,刘国栋,杨光立,郭立君,汤海涛,张帆,刘杰,肖小平. 2013

[14]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汪柯,郭立君,张帆,杨光立. 2016

[15]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2016

[16]根系分布及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初报. 唐拴虎,黄旭,张发宝,徐培智,陈建生. 2006

[17]宁夏滴灌不同春小麦施肥模式研究. 刘泽人,张兴风,黄兴法,李光永,杨建国. 2016

[18]长期施肥方式对双季稻根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石丽红,李超,唐海明,文丽,李微艳,肖小平,程凯凯,刘曲,程爱武. 2021

[19]番木瓜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及经济效益分析. 解开治,徐培智,陈建生,张发宝,唐拴虎,顾文杰,黄旭,黄巧义. 2012

[20]双季稻区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大麦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石丽红,唐海明,肖小平,李超,刘曲,程爱武,程凯凯,李微艳,文丽.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