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玉杰
作者: 曲玉杰;孙君灵;耿晓丽;王骁;Zareen Sarfraz;贾银华;潘兆娥;何守朴;龚文芳;王立如;庞保印;杜雄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核心种质;数量性状;L*T;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杂种优势预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488-15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1 500个陆地棉杂交组合分析杂种优势与其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探讨能否利用大规模杂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提高陆地棉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以期为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来自15个国家和中国23个省(市)的305份陆地棉核心种质为亲本,采用L*T(Line*Tester)杂交设计配制1 500个杂交组合.2012-2013年,在中国南北方13个生态环境下考察其株高、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等10个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分析F1杂种优势、亲本间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并采用4种方式(Cor1-Cor4)计算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0个性状中亲优势(MPH)均值的变幅为1.70%-7.40%,平均为4.36%,按父本不同将F1分成5组(A-E),其MPH均值A>E>B>C>D;超亲优势(HB)均值的变幅为-4.17%-1.87%,平均为-0.17%,A、B和E组的HB均值皆为正.10个性状在5组中除D、E组的马克隆值之外,其他性状普遍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其中,单铃重和纤维长度的中亲优势在5组中均以正优势为主(达80%以上),最大值分别为34.01%和9.83%,对应的超亲优势分别为24.25%和5.80%.F1和亲本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单铃重、株高、纤维长度、伸长率和整齐度指数整体表现出一定的超亲优势.父本(测试种)与300个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2.280-61.430,平均为21.550,5个测试种与母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C>E>A>B,其中,最近值为11.721,最远值为33.271.按最小方差聚类,将305个陆地棉亲本划分为2个主群,包括5个亚群.4种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因样本量、遗传距离变幅和父本不同其结果有所差异,相关性随样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强.其中,Cor1是Cor2结果的整体体现;Cor3与Cor1和Cor2相比,部分性状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有所不同;Cor4的相关性最弱.综合来看,遗传距离与衣分、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遗传距离与其他性状的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因采用的分析方案不同,结果有所不同;在4种方案中,除整齐度指数外,遗传距离与超亲优势的相关性整体表现负相关.其中,遗传距离与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和衣分的超亲优势相关性较强.[结论]陆地棉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存在正负和强弱差异,且样本量越大相关性越强.说明基于大规模杂交组合研究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效果显著.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李明爽,傅洪拓,龚永生,吴滟,李法君. 2008
[2]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3]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沈锦根,王玉娟. 2007
[4]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5]蓖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张锡顺,杨建国,杨若菡,徐宁生,刘旭云,杜刚. 2006
[6]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初探. 胡立成,姚远,李秀兰,张玉华. 1991
[7]芝麻雄性不育系与核心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 赵应忠,刘红艳. 2005
[8]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王沛政,陈爱民,阿布来提,胡保民,闫建庆. 1999
[9]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陈爱民,胡保民,王沛政. 2001
[10]利用表型数据构建陆地棉核心种质. 代攀虹,孙君灵,贾银华,杜雄明,王谧. 2016
[11]SRAP标记预测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 顾慧,陈新军,付三雄,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陈松. 2011
[12]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谭祖猛,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 2007
[13]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用于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张涛,蒋开锋,郑家奎. 2010
[14]甘蓝型油菜种子贮藏蛋白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朱宗河,郑文寅,张学昆. 2009
[15]利用全基因组SNP芯片分析油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桑世飞,王会,梅德圣,刘佳,付丽,王军,汪文祥,胡琼. 2015
[16]利用分子标记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袁力行,傅骏骅,刘新芝,彭泽斌,张世煌,李新海,李连城. 2000
[17]大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吴倩,李智,于伟,李杰坤,胡国玉,王大刚,黄志平. 2020
[18]玉米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预测. 贾纳提. 1996
[19]啤酒大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初探. 曾亚文,许明辉,金晓瑾. 1992
[20]甘薯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王钰,王本超,刘小平.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棉花种子萌发期耐涝性鉴定评价
作者:罗礽兰;胡道武;王静静;潘兆娥;贾银华;何守朴;王立如;庞保印;陈全家;杜雄明
关键词:棉花;萌发期;耐涝性鉴定;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
棉花品种MH41043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赵红霞;贾银华;朱继杰;王士杰;贾晓昀;杜雄明;李妙;王国印
关键词:棉花;MH410433;品种选育;露地栽培;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骁;梁思维;田艺佳;刘笑彤;梁文举;张晓珂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土壤食物网;捕食关系;营养级;碳氮循环
-
亚洲棉短纤维发育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及表达
作者:王晓阳;彭振;邢爱双;赵盈睿;马欣丽;刘方;杜雄明;何守朴
关键词:亚洲棉;短纤维突变体;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网络;荧光定量PCR
-
376份陆地棉棉铃早期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作者:葛浩;胡道武;何守朴;李洪戈;王晓阳;庞保印;陈全家;杜雄明
关键词:陆地棉(Gossypiumn hirsutum L.);棉铃;性状;相关性分析
-
国审早中熟常规棉新品种-中棉所96B
作者:彭凯;彭凯;孙君灵;黄殿成;赵翔;张鹏飞;张西岭
关键词:棉花;品种;中棉所96B;中棉所11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农杆菌介导的棕色棉胚珠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丁一;丁一;耿晓丽;何守朴;潘兆娥;贾银华;王立如;吴立强;杜雄明
关键词:棕色棉;胚珠;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离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