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aFT基因编码区序列多态性及其与开花期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道杰

作者: 孙道杰;冯毅;王辉;闵东红;李学军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关键词: 小麦;TaFT基因;序列多态性;开花调控;春化基因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953-19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春化基因VRN-B3是小麦开花素基因TaFT,为探索该基因在品种间的保守性及其与小麦开花早晚的关系,根据TaFT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890162)设计特异PCR引物,扩增了13个品种中该基因的编码区。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不同品种间该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存在多态性,序列翻译发现5个品种的表达产物FT蛋白发生变异。利用中国春的非整倍体材料将TaFT基因定位在7BS染色体上。参考品种的冬春性及开花时间,推测冬性品种正常的FT蛋白(同DQ890162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可加速开花,FT蛋白变异则延迟开花;春性品种的FT蛋白变异与否对开花期影响不大,推测TaFT基因的效应可能被春性品种的显性春化基因所掩盖。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2010

[2]青海和西藏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基因的组成分析. 王宪国,杨杰,白升升,马棫灵,张晓科. 2015

[3]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研究. 冯岳,徐尧,褚蔚,隋新霞,黄承彦,崔德周,樊庆琦,楚秀生. 2017

[4]春化基因VRN-1在骨干亲本南大2419衍生系中的分布. 张阳,李俊,魏会廷. 2009

[5]黄淮南片麦区部分小麦品系Vrn1基因检测及其效应分析. 朱雪成,刘静,马红勃,王静,刘立伟,冯国华,刘东涛. 2022

[6]甘肃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和分布. 张博,白斌,张雪婷,杨智全,王晓龙,张晓科. 2017

[7]小麦春化突变系T128的获得及变异分析. 刘东军,张宏纪,郭长虹,孙光祖,孙岩,郭怡璠,刘文林. 2013

[8]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在23个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杨芳萍,韩利明,阎俊,夏先春,张勇,曲延英,王忠伟,何中虎. 2011

[9]小麦春化基因的遗传效应研究. 孙果忠,游光霞,武淑祯,张秀英,王海波,肖世和. 2011

[10]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 杨芳萍,郭莹,吕迎春,董亚超,李玥,化青春,虎梦霞,刘金栋. 2023

[11]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Adh2基因多态性分析. 裴新梧,袁潜华,彭于发. 2009

[12]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Adh2基因多态性分析. 裴新梧,袁潜华,彭于发. 2009

[13]西藏牦牛mtDNAcytb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姬秋梅. 2013

[14]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shrunken2的序列变异解析. 索海翠,郑锦荣,张小兰,李智军,李武. 2016

[15]我国栽培番茄部分品种LescPtoF基因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赵廷昌,李国庆,孙福在. 2010

[16]基于公共数据库的烟草编码序列SNP位点发掘. 任民,王志德,张兴伟,刘艳华,牟建民. 2011

[17]芥菜AGL18家族成员与开花整合子SOC1的互作分析. 李朝闯,马关鹏,谢婷,陈娇,王志敏,宋明,汤青林. 2017

[18]文心兰开花调控与花器官决定研究进展. 方能炎,樊荣辉,罗远华,钟淮钦,黄敏玲. 2021

[19]蜻蜓凤梨AfACO1基因的克隆及乙烯响应特性分析. 雷明,王加宾,李志英,徐立. 2018

[20]森林草莓FvbHLH130转录因子调控植株提前开花. 宋艳红,陈亚铎,张晓玉,宋盼,刘丽锋,李刚,赵霞,周厚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