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硒蛋白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雅园

作者: 唐雅园;何雪梅;孙健;游向荣;李昌宝;刘国明;盛金凤;李丽;周葵;易萍;韦珍;零东宁;唐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富硒大米;硒蛋白;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44-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的硒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Osborne分级分离法从富硒大米中制备水溶性硒蛋白(WSP)、盐溶性硒蛋白(SSP)、醇溶性硒蛋白(ESP)和碱溶性硒蛋白(ASP),对比其蛋白含量、总硒含量和硒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分布,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特征官能团,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硒代氨基酸组成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大米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4种不同溶解性的大米硒蛋白中,ASP具有最高的蛋白含量和硒含量(P<0.05),且以小分子蛋白为主。ASP中存在3种硒代氨基酸,包括硒代半胱氨酸(300.22±6.88μg/kg)、甲基硒代半胱氨酸(170.19±2.87μg/kg)及少量硒代甲硫氨酸。大米硒蛋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大米硒蛋白的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强弱顺序均为ASP>WSP>SSP。通过抗氧化活性与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ASP是进一步纯化和研究较为理想的富硒大米提取物。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富硒大米硒蛋白提取方法研究. 兰秀,刘永贤,潘丽萍,农梦玲,邢颖,廖青,鹿士杨,陈锦平. 2017

[2]不同提取工艺对残次裂枣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 梁志宏,尹蓉,张倩茹,茹慧玲,吕英忠. 2019

[3]提取方法对亚麻籽胶提取率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志颖,张琳璐,白英,王丽芳. 2022

[4]火龙果茎多糖组成及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韦珍,向昱,杨兆杏,戴涛涛,李宝深,帅希祥,林泽松,唐雅园,何雪梅. 2024

[5]植物硒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综述. 刘永贤. 2016

[6]动物硒蛋白功能、表达及其肉质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郭嘉,门小明,邓波,徐子伟. 2021

[7]海豚基因组中硒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陈华,姜亮,倪嘉缵,刘琼,张继红. 2012

[8]人体硒代谢与硒营养研究进展. 王磊,杜菲,孙卉,张春义. 2015

[9]富硒花生中硒的赋存形态研究. 李娟,史衍玺,杜志勇,孔德强,孟凡乔. 2012

[10]植物硒蛋白提取研究(英文). 刘永贤,江泽普. 2016

[11]植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 朱金霞,周文生,郭生虎. 2009

[12]硒蛋白及其对家禽健康的研究进展. 井婧,李静,李绍钰,何若方. 2008

[13]不同形态硒的功效研究进展. 任广旭,王立平,王泽. 2018

[14]硒对鱼类生物学作用研究. 曹艳林,柯浩,刘振兴,林敏. 2010

[15]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江川,王金英,李书柯,彭雪娟. 2008

[16]广西富硒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陈博谦,郭李怡,陈伟超,潘丽萍,邢颖,陈锦平,范稚莲,刘永贤. 2022

[17]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富硒大米中的5种硒形态. 王铁良,张会芳,魏亮亮,李娜,刘冰杰,司敬沛,郭洁,魏红,汪红. 2017

[18]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稻米中5种硒形态. 曹赵云,李洪艳,柴爽爽,许萍,陈铭学. 2023

[19]我国主要富硒地区富硒大米硒含量和品质调查分析. 昌晓宇,卢坚雯,汤小明,张祥喜,张标金. 2023

[20]我国部分市售富硒大米中硒含量与膳食暴露评估. 何巧,曹赵云,张涵彤,倪妍霞,黄思琦,许萍,朱智伟,陈铭学,牟仁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