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抑菌剂对腊肉原料肉的减菌化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艳杰

作者: 黄艳杰;许杨;张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腊肉原料肉;抑菌剂;腐败菌和致病菌;减菌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20 期

页码: 165-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几种抑菌剂对腊肉原料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减菌化效果,选用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EA)、次氯酸钠(NaClO)、乳酸链球菌素(Nisin)、蛋壳粉末(Eggshell powder,EP)和贝壳碳酸钙(Scallop shell calcium carbonate,SCC)五种抑菌剂对腊肉原料肉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抑菌剂的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的抑菌效果显著。EA+NaClO+Nisin+EP+SCC组合抑菌效果显著,使菌落总数从5.95lg(cfu·g-1)降至3.35lg(cfu·g-1)(p<0.05)。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显著的是NaClO+Nisin+EP+SCC组合,大肠杆菌数从4.95lg(cfu·g-1)降至2.51lg(cfu·g-1)(p<0.05)。EA+Nisin+EP+SCC组合对单增李斯特菌和酵母菌有很强的减菌化效果,分别从4.53lg(cfu·g-1)和4.20lg(cfu·g-1)降至1.71lg(cfu·g-1)(p<0.05)和1.94lg(cfu·g-1)(p<0.05)。EA+NaClO+EP+SCC组合则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数由4.67lg(cfu·g-1)降至1.74lg(cfu·g-1)(p<0.05),沙门氏菌从4.30lg(cfu·g-1)减少至1.42lg(cfu·g-1)(p<0.05)以及根霉菌从4.13lg(cfu·g-1)降至2.22lg(cfu·g-1)(p<0.05)。因此,和单独使用一种抑菌剂相比,几种抑菌剂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抑菌作用显著性增强。

分类号: TS251.6

  • 相关文献

[1]强酸性电解水用于对虾减菌化前处理的试验研究. 莫根永,曹荣,徐丽敏. 2010

[2]肉类预制菜肴加工中的品质形成与保持. 张泓,黄峰. 2013

[3]提升我国传统肉类主餐加工业水平方法研究. 张泓,黄峰,胡宏海. 2014

[4]盐稻8号遗传转化体系中不同抗生素种类与浓度的抑菌效果研究. 王敬东,马洪文,樊云芳,陈晓军. 2016

[5]乳制品常见致病菌选择性共增菌技术研究. 张巧艳,何腾飞,范萍,平丽英,周育. 2011

[6]切花菊‘白扇’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朱梦珠,杨惠婷,胡计红,谭艳丽,洪荣钦,林庆良,潘东明,康建坂,佘文琴,陈桂信. 2019

[7]噬菌体复配抑菌剂对三文鱼中沙门氏菌的抑制与保鲜作用. 江艳华,许东勤,姚琳,李风铃,朱文嘉,郭莹莹,张媛,王联珠. 2018

[8]蓝莓无糖组培关键技术因素研究. 陈相涛,陈芳芳,王方,郇伟伟,李洁,李小白. 2023

[9]新型抑菌剂K系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研究(Ⅰ). 赵志峰,杨梅林,罗正友,周本国,刘臻真. 2012

[10]葡萄酒酿造中添加物的功能及其应用进展. 于清琴,焦志刚,蒋锡龙,张颖超. 2019

[11]可降解抑菌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进展. 刘芯钥,林琼,陈云堂,崔龙,段玉权,哈益明,李庆鹏. 2019

[12]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筛选. 朱晓玲,章炉军,张俊玲,谭琦,尚晓冬. 2016

[13]防治青枯病工程菌Hrp~-菌株的固体剂型研究. 冉淦侨,田云龙,戴佳锟,张丽,郭萍,朱昌雄. 2014

[14]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 2010

[15]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赵刘赵,商志伟,杨小华,罗充. 2021

[16]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康萍芝,张丽荣,詹虹,沈瑞清,郭成瑾. 2011

[17]天然抑菌剂对哈尔滨红肠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李新,程薇,熊光权,吴文锦,丁安子,汪兰. 2015

[18]不同抑菌剂对食源性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可可,郭大城,张正军,俎建英,曹颖妮,余大杰,胡京枝. 2016

[19]海南"大红"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苏明,彭寿宏,黄建祥,周伟,曾超锋,李洪立. 2022

[20]"贵长"猕猴桃致病菌的鉴定与天然抑菌剂筛选. 石彬,李健英,李咏富,何扬波,冉曜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