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兰组培快繁基本条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斯文

作者: 朱校奇;黄艳宁;高晓峰;张明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杜鹃兰;组培快繁;增殖倍数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21-23+26

摘要: 采用植物组培快繁生物技术,探索p H值、蔗糖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等对杜鹃兰组培快繁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杜鹃兰组培快繁适宜条件和培养配方。结果表明:杜鹃兰组培的最佳条件是p H值5~6、蔗糖浓度为3%;增殖培养选用激素IAA,分化培养选用激素NAA。最佳培养方案为: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为25℃、6-BA浓度1.5 mg/L、IAA浓度0.75 mg/L。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组培快繁数量计算及影响因子分析. 高彦萍,杨谋,张武,张丽娟,柳永强,齐恩芳,李掌. 2012

[2]杜鹃兰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初报. 黄永会,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7

[3]杜鹃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毛堂芬,刘涛,刘作易,朱国胜,黄永会. 2007

[4]苹果砧木SH系茎尖快速繁育成功. 阎永康. 1991

[5]草莓茎尖离体快繁体系研究. 李金凤,糜林,张计育,王萌,王翡,李国平. 2009

[6]麦斯衣陶芬无花果离体快速增殖研究. 李金凤,糜林,陈雪平,万春雁,霍恒志,陈丙义. 2014

[7]麦斯衣陶芬无花果离体快速增殖研究(英文). 李金凤,糜林,陈雪平,万春雁,霍恒志,陈丙义. 2015

[8]蝴蝶兰高效离体繁殖途径的研究. . 2005

[9]黄百香果茎段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刘洁云,张英俊,牟海飞,吴艳艳,黄伟华,田青兰,韦毅刚,温放. 2024

[10]“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罗君琴,李丽,林俊,聂振朋,柯甫志,徐建国. 2008

[11]常夏石竹在草坪中的应用及其品种选育与组培快繁. 王晶,王永忠,王合心. 2009

[12]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13]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 丁海兵,宋吉轩,颜谦,黄萍,雷尊国. 2011

[14]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司亮,谭魏,尤海波,孙伟. 2009

[15]卡特兰的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邵和平,张宁宁,张琼,孙永平,夏明霞,王苏宁,陈晨. 2013

[16]空气凤梨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丁久玲,郑凯. 2017

[17]洋兰组培快繁褐变抑制因子探讨.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 2006

[18]沙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周洁,岳冬梅,陈贵,张立军. 2005

[19]三系杂交稻博优64和两系不育系HUTB2S组培快繁的研究. 王延春,陈文,刘国民,罗越华,钟翔月. 2008

[20]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丁久玲,郑凯,梁慧敏,巫建新,鲍荣静.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