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抑制的互作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付斗

作者: 张付斗;徐高峰;单芹丽;吴迪;李天林;张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酚酸;化感物质;丁草胺;稗草;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0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6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室内生物测定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采用Gowing法分析互作效应,探讨利用水稻化感作用实施减量应用化学除草剂。结果表明:互作效应与物质的种类、浓度水平与比例密切相关。125 mg.L-1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丁草胺表现增效作用,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为加成作用;500 mg.L-1阿魏酸和水杨酸与丁草胺混用表现加成作用,而500mg.L-1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产生拮抗作用。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等比例混用,水杨酸对丁草胺产生增效作用,其余3种物质对丁草胺表现加成作用。125 mg.L-1水杨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与丁草胺混用后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分别为丁草胺抑制效果的1.23、1.11和1.02倍,丁草胺与香豆酸混用处理的抑制效果稍微降低,为丁草胺单独应用抑制稗草效果的81%。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3种酚酸类物质对花生发芽和土壤微生物的互作效应研究. 刘苹,高新昊,孙明,张英鹏,仲子文,万书波,李彦. 2012

[2]宁夏稻田稗草对丁草胺敏感性分析. 马洪文,贺奇,王昕,来长凯,殷延勃. 2019

[3]尿素与3种酰胺类除草剂混用对稗草活性和水稻安全性研究. 陈军,柏连阳,李广领. 2005

[4]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测定. 杨彩宏,冯莉,杨红梅,岳茂峰,田兴山. 2011

[5]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张俊国,都兴林. 2000

[6]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两种抗性测定方法比较. 杨彩宏,田兴山,冯莉,杨红梅,岳茂峰. 2011

[7]免耕覆盖麦秸土壤中酚酸浓度的变化及酚酸对夏玉米早期生长的影响. 贾春虹,王璞,赵秀琴. 2004

[8]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姜敏,郝楠,郭延玲,张玉芬,纪明山. 2007

[9]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钝顶螺旋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贺鸿志,余景,骆世明,李拥军,邱晓辉,罗琼珠,黎华寿. 2011

[10]中小苗水稻机插田杂草化除技术初探. 庄春,陈川,陈宗明,孙春梅,杨彩云,邵文奇,纪凤高,张山泉. 2006

[11]丁草胺对水稻后茬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付佑胜,陈国奇,张惠,董立尧. 2017

[1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棉花及土壤中丁草胺和异噁草酮的残留. 李新安,陈锡岭,赵华. 2011

[13]丁草胺插前化除对机插中小苗水稻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 庄春,陈川,孙春梅,邵文奇,纪凤高,张山泉. 2007

[14]除草剂丁草胺的稻田环境安全性综述. 陈忠孝. 1988

[15]丁草胺与苄嘧磺隆混剂最佳配比的研究. 刘亦学,刘焕禄,贾富勤,张佳,张惟,张学文. 2003

[16]2种常用除草剂对1株稻田固氮念珠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贺鸿志,余景,李拥军,陈桂葵,黎华寿. 2011

[17]水稻中丙炔草酮、西草净和丁草胺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龙家寰,杨利玉,张盈,魏进,段婷婷. 2020

[18]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1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除草剂利谷隆和丁草胺残留量. 孙秀梅,李晋成,严忠雍,陈思,方益,金衍健,郝青,郭远明. 2015

[20]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禾谷类农作物中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 曲颖超,王岩,王盛男,李雯雯,索力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