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探讨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永双

作者: 肖永双;张岩;高天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石鲽;江鲽;线粒体DNA;遗传距离;分歧时间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0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73-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分析了石鲽和星突江鲽线粒体基因组COI、Cytb基因以及D-loop片段总长度为1175 bp的核苷酸序列,探讨了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2种间共检测到95处核苷酸替代,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第三密码子位点上的同义替换。核苷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3个目的片段的鸟嘌呤(G)含量普遍较低,在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第三密码子位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线粒体COI、Cytb基因和D-loop片段序列分析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62和0.153,属于属内种间差异水平。2种鲽鱼在线粒体基因组不同片段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替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loop>Cytb>COI。贝叶斯法、邻近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皆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遗传关系很近。基于Cytb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石鲽与星突江鲽的分歧时间约为185万年,分化事件发生于更新世中期(Middle Pleistocene)。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两种黄盖鲽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比较分析. 张岩,肖永双,高天翔,于函. 2009

[2]中国近海与日本近海白姑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李昂,高天翔,孙典荣. 2010

[3]中国7个不同地理居群野猪的系统发育研究. 白立景,刘博,李林,牟玉莲,李奎. 2015

[4]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游中华,路虹,张宪省,冯纪年,石宝才,宫亚军,黄大卫. 2007

[5]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刘长琳,柳茜,吕云云. 2016

[6]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 曹栋正,陈四清,严俊丽,刘长琳,王志军,燕敬平. 2016

[7]星斑川鲽(♀)与石鲽(♂)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 马贵范,刘振华,田永胜,王波,孙宗哲,李祥孔,宋莉妮,李洪. 2018

[8]石鲽、牙鲆精子冷冻保存研究及其在人工杂交中的应用. 季相山,陈松林,赵燕,邓寒. 2005

[9]胭脂鱼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亚口鱼科系统进化分析. 张丽丽,万全,程起群. 2011

[10]九种鲱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相对速率测试及分歧时间估计(英文). 程起群,卢大儒. 2006

[11]基于线粒体RNAs序列分析雁形目家禽的分歧时间. 郭军,汤青萍,章双杰,邹剑敏. 2011

[12]线粒体DNA在动物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肖海霞,帕热哈提江·吾甫尔,玉山江,王兵强,努力古丽·塔力甫汗,丁旭,托乎提·阿及德. 2015

[13]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 熊庆,刘作易,喻子牛. 2002

[14]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线粒体COⅠ、COⅡ基因组织结构差异的分析. 汪训明,王韫珠,卓德艮. 1988

[15]正常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分析. 叶正祥,汪训明. 1988

[16]分子生物技术在确定物种迁移后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沈禹颖,侯扶江. 2002

[17]清远黄羽乌鸡mtDNA多态性及与9种具有药用价值乌鸡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何国戈,李莹,郑经成,王艳,葛影影,何静怡,胡克科,宋佳,罗成龙. 2019

[18]我国蛋用型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俊贤,贾晓旭,唐修君,樊艳凤,唐梦君,高玉时,苏一军. 2016

[19]中国北方沿海竿虾虎鱼(Luciogobius guttatus)隐存多样性与群体历史动态. 邓颖达,薛东秀,刘进贤. 2016

[20]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分析大围山微型鸡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的研究. 贾晓旭,唐修君,陆俊贤,顾荣,葛庆联,高玉时,苏一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