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杂种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薇薇

作者: 郝薇薇;赵泓;盛小光;陈斌;刘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椰菜;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100-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经UV处理,PEG融合获得的79株花椰菜和黑芥的体细胞杂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性状调查分析,包括细胞DNA含量测定、染色体计数、植株形态学观察、育性调查等。结果表明:杂种形态变异广泛,多数呈中间类型,少数呈偏亲性状;杂种细胞DNA含量不一致,呈现大于、等于、小于双亲细胞DNA含量之和的类型;DNA含量大于双亲之和的杂种与DNA含量等于或小于双亲之和的杂种相比,有较高比例的材料叶型出现畸形和(或)植株生长势弱,育性也更差。显示出杂种植株的生长势、育性与细胞的DNA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染色体计数,发现所检测杂种为混倍体,同一植株的细胞有多种染色体数目构成。在79个杂种中,筛选出13个目标材料,生长势强,有较好或一定程度的育性,表明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手段来改良甘蓝类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可行性。

分类号: S635.303.6

  • 相关文献

[1]花椰菜与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鉴定分析. 张丽,赵泓,刘凡. 2008

[2]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王桂香,严红,曾兴莹,盛小光,唐宇,韩硕,宗梅,陆坤,刘凡. 2011

[3]花椰菜与黑芥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和鉴定. 张丽,赵泓,陈斌,刘凡. 2008

[4]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性状演变和对黑腐病抗性的转育. 张洁,王桂香,韩硕,严红,宗梅,郭宁,刘凡. 2016

[5]花椰菜—黑芥渐渗系和异附加系的获得与分析. 吕晶,刘凡,宗梅,韩硕,王幼平,王桂香. 2014

[6]云南干热区花椰菜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子祥,苏银玲,麻继仙,但忠,杨龙,蒋红平,木万福. 2015

[7]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温贵聚,赵泓,郭仰东,刘凡. 2008

[8]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伍晓明,许鲲,王汉中,郑普英,陈碧云,宋运淳. 2001

[9]根用芥菜. 张德纯. 2014

[10]新疆昭苏野生油菜与黑芥品种尤嫩斯染色体组型和带型比较研究. 陈庆祥,王兆木,孙卫琳,杜伟,王燕飞. 1991

[11]无锡地区适合机械化移栽花椰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唐玉新,殷晓丹,吴海明,卞晓东,陆岱鹏,雷晓晖,曹秀波,吕晓兰. 2016

[12]播种期对松花60花椰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秦文斌,戴忠良,涂安君,胡诗建. 2015

[13]晚熟花椰菜云山2号的选育. 张宝珍,孙德岭,李素文,方文慧,刘奎彬,葛长鹏. 2001

[14]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中特异序列的克隆、分析. 王春国,陈小强,李慧,赵前程,孙德岭,宋文芹. 2008

[15]花椰菜病害数值诊断法的研究. 刘莉莉,姚星伟,文正华,单晓政. 2011

[16]秋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李向勇. 2007

[17]花椰菜新品种云山1号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葛长鹏,方文慧,刘奎彬. 1999

[18]花椰菜专用丸粒化种衣剂的应用效果. 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刘莉莉,文正华,江汉民,张小丽,马云生,孙德岭. 2018

[19]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慧,刘奎彬. 1999

[20]花椰菜新品种丰花80的选育. 张宝珍,孙德岭,李素文,方文惠,刘奎彬,赵前程.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