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志祥

作者: 孙志祥;韩上;武际;李敏;王慧;程文龙;唐杉;朱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双季稻;产量;钾素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9 期

页码: 9-13

摘要: 探究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效应,为安徽双季稻区秸秆还田和钾素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于2013—2015年在安徽省桐城市进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不施肥+秸秆还田(CK+S)、氮磷钾(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氮磷+80%钾+秸秆还田(NP+80%K+S)。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都没有显著负效应,而且秸秆还田替代20%化学钾肥不会减少水稻产量;CK+S、NPK和NPK+S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系数分别为0.90、0.48、1.40,说明单施化肥不能减缓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消耗,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土壤钾素的收支平衡,对维持当地土壤钾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153.6`S511.42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钾平衡的影响. 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 2017

[2]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谢佳贵,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王立春. 2014

[3]钾氮配施对湖南丘陵双季稻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廖育林,鲁艳红,聂军,谢坚,杨曾平,周兴. 2014

[4]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曾勇军,吴自明,黄山. 2020

[5]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潘孝晨,李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汪柯. 2019

[6]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 偏生产力的影响. 潘孝晨,李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汪柯. 2019

[7]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颖颖,卜容燕,唐杉,韩上,王慧,李敏,程文龙,李晓韦,武际,朱林. 2020

[8]长期秸秆还田下基于东北水稻高产和钾素平衡的钾肥用量研究. 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张磊,王立春,徐新朋. 2020

[9]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 2012

[10]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稻田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龙泽东,孙梅,罗尊长,孙耿,李超,肖小平. 2021

[11]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清洁的酸性稻田籽粒镉含量的影响. 刘磊,陈晨,陈金,蒋末云,贾震,杨星莲,曾勇军,黄山. 2024

[12]秸秆还田下节水减氮对不同双季稻品种N2O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宋春燕,王斌,李玉娥,贾羽旋,胡严炎,朱波,蔡岸冬,万运帆. 2023

[13]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刘枫,吴传洲,朱克保,奚波,韩韦东. 2014

[14]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双季稻田钾素运移的影响. 鲁艳红,谢坚,杨曾平,聂军,秦晓波. 2013

[15]黑土玉米钾肥定位试验研究. 张明怡,刘颖,李玉影,韩光,王伟,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 2010

[16]栽培方式与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段玉,张君,范霞,李书田,梁俊梅,安昊,张婷婷. 2020

[17]供钾水平对宁南山区花椰菜产量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冯海萍. 2024

[18]湖南省季节性干旱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冯利平,莫志鸿,黄晚华,杨晓光,潘学标. 2011

[19]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20]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唐文帮,肖应辉,敬礼恒,邓化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