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祥昆

作者: 顾祥昆;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张慧;孙日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芥菜;小孢子培养;热激条件;基因型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3 年 012 期

页码: 2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2份不同基因型的芥菜栽培种为试材,用NLN-13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并进行不同的热激诱导处理,研究基因型、热激条件以及供体植株生长条件(主要是温度)对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小孢子培养的适宜花蕾长度为2~3mm,此时小孢子主要处于单核靠边期,显微观察小孢子有3条明显的萌发沟;35℃热激处理3d有利于芥菜小孢子诱导成胚;基因型是影响芥菜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芥菜的出胚能力差异很大,供试12份材料中有9份诱导出胚,其中V03B0097和A12959出胚率最高,分别达5.87胚·蕾-1和5.54胚·蕾-1;供体植株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生长有利于芥菜小孢子的胚胎发生.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储玉凡,陈野,付文苑,姚培杰,张志琪,兰凯,余长春,万正杰. 2024

[2]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完善及DH系创制. 邓英,唐兵,付文苑,杨静,陶莲,吴康云. 2018

[3]不同基因型芥菜对5种重金属累积差异性研究. 弭宝彬,刘碧琼,戴雄泽,肖伟,张竹青,周火强,汪端华. 2021

[4]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赵俊,巫东堂,赵军良,董晓飞,赵美华,王秀英,李改珍. 2008

[5]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星晓蓉. 2011

[6]茄子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范适,刘富中,陈钰辉,宋燕,刘志敏,张野,连勇. 2017

[7]基因型对茄子小孢子培养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王利英,乔军,石瑶,连勇,刘富中,陈钰辉,张映,李素文. 2016

[8]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9]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10]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11]芥菜AGL18家族成员与开花整合子SOC1的互作分析. 李朝闯,马关鹏,谢婷,陈娇,王志敏,宋明,汤青林. 2017

[12]不同芥菜的滋味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罗耀华,刘晓鸣,李月,江玉琴,罗凤莲. 2018

[1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涂膜处理对芥菜品质的影响. 陈群超,李小雪,黄建颖,周雁. 2013

[14]利用SRAP标记绘制中国芥菜基因源分子指纹图谱. 王玉红,金关荣,陶爱芬,祁建民,张杨文,彭琼,沈焕明. 2016

[15]芥菜叶青贮的研究. 许庆方,董宽虎,王保平,玉柱,孙启忠,刘建宁. 2010

[16]浙江省叶用芥菜地方品种的形态多样性. 王炜勇,俞少华,李鲁峰,张飞,沈晓岚,俞信英,潘钢敏,楼春燕,郁永明. 2013

[17]不同食盐添加量对芥菜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江玉琴,罗凤莲,李文青,卿泉,蒋依琳. 2018

[18]利用芥菜转录组信息挖掘SSR标记及用于种质分析. 李永平,张双照,薛珠政,温庆放. 2020

[19]棉田复种芥菜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和黄萎病的影响. 柳瑞冰,柳瑞冰,岳弘辰,冯自力,冯鸿杰,赵丽红,张亚林,魏锋,朱荷琴. 2021

[20]竹荪-玉米-芥菜立体套种轮作初探. 朱鸿,刘平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