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詹鹏麟

作者: 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4 年 39 卷 003 期

页码: 243-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提升甜玉米产值,生产上常需要促早和冬种栽培,但两种栽培模式会经历低温危害过程,因此鉴定耐寒性甜玉米品种在种植和推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闽甜 6855及同生态应用品种萃甜 618和广良甜 27号(简称广良 27)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和大田低温表型鉴定,对幼苗耐寒性生理指标及大田果穗外观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个品种幼苗进行 4℃处理 24、48、72 h后,表型性状结果发现闽甜 6855耐寒性最强,萃甜 618次之,广良 27最弱.(2)对低温处理下 5个耐寒指标检测发现,在 48h下闽甜 6855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含量分别为 315.43和 429.81 U·g-1,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为 771.97μmoL·min-1·g-1,分别比萃甜 618高 13.9%、109.1%和 28.5%,比广良 27高34.3%、86.4%和 18.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在闽甜 6855积累最低;而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SP)含量在闽甜 6855中显著高于广良 27.(3)耐寒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OD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和CAT酶活性有极显著相关性,与SP酶活性具有显著性相关.(4)冬季大田种植,采后比较果穗特性,发现闽甜6855结实性最好,外观好,无缺粒现象;穗行数达 15.6、出籽率 71.68%,高于萃甜 618和广良 27,秃尖长最短.[结论]闽甜 6855幼苗期在表型和生理上具有更明显的耐寒性,低温下果穗外观品质优势强,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甜玉米自交系萌芽期耐寒性的鉴定及筛选. 李春艳,毛笈华,于永涛,李高科,祁喜涛,胡建广. 2016

[2]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2024

[3]江西省早稻主栽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 肖宇龙,钟家有,胡启锋,林洪鑫,王晓玲,雷建国,王智权,余传元. 2014

[4]苗期低温胁迫对番茄生长及果实畸形发生的影响. 权建华,孙铭若,冯丽玲,段誉,鄂利锋. 2022

[5]低温胁迫下4个景天科多肉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陈艺荃,林榕燕,潘宏,林兵,叶秀仙. 2020

[6]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种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梁坤伦,贾存智,孙金豪,王明艳,傅华,毛祝新. 2019

[7]开花期红掌耐寒性评判方法研究. 李心,张栋梁,杨柳燕,王桢,许俊旭,杨贞,张永春. 2020

[8]五种石蒜属植物的低温耐性研究. 薛璟祺,只艳玲,王顺利,彭峰,郑玉红. 2015

[9]低温驯化对木薯耐寒性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 周玉飞,曾长英,陈新,孙湘来,王文泉. 2011

[10]10个白三叶品种苗期耐寒性评价. 高婷婷,毛培春,田小霞,孟林,刘汉云. 2014

[11]不同木豆幼苗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鉴定. 唐军,王文强,丁西朋,马向丽,毕玉芬,郭凤根. 2024

[12]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冬种田间耐寒性鉴定. 郑虚,熊军,许娟,覃维治. 2017

[13]24份山西花生资源芽期和苗期耐寒性鉴定. 薛云云,白冬梅,田跃霞,权宝全. 2018

[14]瓜实蝇耐低温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黄娜娜,代鹏,符悦冠,金涛,黄求应. 2015

[15]4种猕猴桃在山东越冬期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郭琦,毛可欣,安淼,王海荣,吕巍,王世金,李健,李国田. 2023

[16]蛇皮果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的初步研究. 曹红星,孙程旭,陈思婷,冯美利,李荣生,张军,马子龙. 2009

[17]干旱对甜、糯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刘永红. 2005

[18]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19]干旱胁迫对西藏4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闫天芳,苗彦军,王向涛,魏臻武,徐雅梅,蔺永和. 2017

[20]低氮胁迫对不同青稞苗期生理特征影响和耐低氮性评价. 安立昆,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