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熟度的新鲜羊肚菌质地和风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扬

作者: 张扬;集贤;巴宗;李凤美;罗莹;贺丽霞;贾强强;刘连强

作者机构: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西藏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成熟度;质地特征;风味化合物;GC-IMS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25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50-56,64

摘要: 品相和风味物质含量是评价食用菌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通过检测生理指标中的菌盖硬度和色度,对羊肚菌的品相进行评估,通过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基于气象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测定了羊肚菌样品中的挥发类风味化合物,对不同成熟度羊肚菌的风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羊肚菌的质地、色度、风味化合物的含量和子囊果发育阶段呈现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羊肚菌子囊果的不断发育成熟,游离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含量减少,但质地品相提升,可耐储运。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藏区传统青稞发酵酒的风味特征剖析. 王雪薇,江伟,孙志伟,栾春光,薛洁,全莉,武运,张玉红. 2018

[2]青稞原料与青稞酒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贾福晨,辜雪冬,薛洁,薛蓓,张玉红,张晓蒙,于佳俊,孙志伟. 2020

[3]醋浸干燥加工对不同蚕豆原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刘春泉. 2015

[4]银耳蒂头粉对面条蒸煮特性、营养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 余日宽,李怡彬,陈寿辉,宁芊,邓伟. 2022

[5]热风微波联合干制对香菇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高伦江,曾顺德,李晶,刁源,尹旭敏,程杨. 2017

[6]醋浸蚕豆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刘春泉. 2015

[7]六妹羊肚菌多孢分离和组织分离菌株栽培出菇试验. 王青,李闯,汪国莲. 2023

[8]微酸性电解水和紫外光结合对采后六妹羊肚菌的保鲜作用. 许瀛引,谢丽源,张志远,彭卫红,何晓兰,唐杰. 2021

[9]六妹羊肚菌多糖部分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罗强,李强,陈诚,陈祖琴,黄文丽. 2017

[10]六妹羊肚菌的化学成分. 涂小曼,谢光波,唐岚,邓科君,谢丽源. 2021

[11]响应面法优化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 李丰硕,冀宝营,韩冰,孙立梅,王洪奇,柴林山,池景良. 2023

[12]羊肚菌种袋栽培研究. 赵永昌,刘萍,马渊浩,赵子悦,柴红梅. 2021

[13]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6号’. 陈影,唐杰,彭卫红,甘炳成,黄忠乾,王勇. 2017

[14]我国市售虾酱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 田龙,赵玲,孙慧慧,胡梦月,赵玉巧,曹荣. 2024

[15]不同1-MCP处理方式对南红梨采后质地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包特,张鹏,贾晓昱,吴迪,李江阔,魏宝东. 2024

[16]基于电子鼻和GC-IMS解析'阳光玫瑰'葡萄成熟过程香气特征差异. 谢林君,成果,张劲,张瑛,王海军,何洁,庞丽婷,周咏梅. 2024

[17]利用GC-IMS分析两个槟榔种质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刘帆,阚金涛,张玉锋,齐兰,周焕起,黄丽云. 2024

[18]3种乌骨鸡肌肉中挥发性有机物差异分析. 屠云洁,栾德琴,单艳菊,巨晓军,刘一帆,姬改革,章明,邹剑敏,束婧婷. 2023

[19]基于电子鼻结合GC-IMS分析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岳伟,王丹,王盼,赵爽,赵煜炜,赵文婷,赵晓燕. 2024

[20]基于GC-IMS和GC-MS比较不同桑叶茶的香气成分. 廖国钊,时小东,王嘉,吉子伍支,殷浩,吴劲轩,夏文银,张浩仁.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