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分解对不同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宣雄智

作者: 宣雄智;李文嘉;李绍钰;魏凤仙;徐彬;王树启;刘金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养殖水体;饲料残饵;水质;浮游植物;可培养细菌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63-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饲料残饵对不同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采用水族缸模拟法,研究15 d内未投放饲料残饵的草鱼(C1)、罗非鱼(C2)和乌鳢(C3)养殖水体与投放饲料残饵的草鱼(T1)、罗非鱼(T2)和乌鳢(T3)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变化.结果显示,C1、C2和C3组水体溶解氧含量与pH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束时,C1、C2和C3组浮游植物密度较试验初分别升高43.50%、36.12%和27.57%,多样性指数分别升高5.76%、8.01%和5.63%,水环境稳定.T1、T2和T3组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与溶解氧含量、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氨氮、硝酸盐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束时,T1、T2和T3组浮游植物密度分别是试验初的11.54倍、9.57倍和8.68倍,多样性指数较试验初分别下降18.11%、12.71%和4.35%,T1和T2组微囊藻为优势种群,而T3组针杆藻为优势种群.综上,无饲料残饵时,不同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会上升,水体环境稳定.存在饲料残饵时,不同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升高的同时,多样性指数均下降,水体环境趋向富营养化.不同养殖水体水质指标变化的差异与水体微生物密切相关,而浮游植物组成的变化则可能与水体pH值的变化相关.

分类号: S959

  • 相关文献

[1]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秦璐,陈曦,裘丽萍,范立民,宋超,郑尧,孟顺龙,陈家长. 2021

[2]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东新旭,范立民,宋超,郑尧,裘丽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3]卡拉白鱼混养塘的水质与浮游生物组成. 王信海,张树林,刘俊得,丁辰龙,蔺玉华. 2014

[4]银川市景观水道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纪立东,孙权,王丽. 2009

[5]淹水条件下鄱阳湖3种湿地植物腐烂分解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马廷婷,熊丽黎,张大文,李宽意,胡忠军,吴召仕. 2021

[6]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状况. 李喆,唐富江,刘欣,陈昕,王永康,李旭阳. 2024

[7]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李反修,姜作发,李喆,霍堂斌. 2013

[8]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洪鹏,曾茹,何金曼,李智杰,李亚军,张秀霞,闫佳,邓晓东. 2024

[9]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李晓莉,陶玲,张世羊,赵晓杰,陆光全,李谷. 2015

[10]2015年淮河干流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赵秀侠,侯冠军,李静,卢文轩. 2017

[11]生物浮岛对长湖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何勇凤,王亚龙,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2016

[12]玉米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及生防菌筛选. 刘泉成,张茜茜,田雪亮,刘文德. 2018

[13]池塘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发病环境因素分析. 费聿涛,李秋芬,张艳,成钰,李莉,王晓红. 2016

[14]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一处土壤样品细菌多样性. 王宁,包慧芳,古丽尼莎·沙依木,王炜. 2013

[15]从新疆吉木乃地区冬季泌乳双峰驼中培养的细菌多样性及产酸、产酶活效果. 薛杉,侯敏,侯新强,曹英,杨蓉,陈钢粮,涂德江,崔卫东. 2022

[16]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冯自力,赵丽红,师勇强,冯鸿杰,朱荷琴. 2015

[17]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曹振华,朱莉,娄恺,史应武. 2012

[18]养殖刺参早期发育阶段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及其与环境菌群相关性分析. 李靖,廖梅杰,李彬,王印庚,荣小军,张正,范瑞用,刘安然. 2019

[19]环境病原免疫因子三要素与池塘养殖对虾AHPND发生的关联性. 于永翔,王印庚,蔡欣欣,张正,廖梅杰,李彬,荣小军,朱洪洋,唐苗苗,王春元. 2023

[20]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杨晓,丁慧,臧家业,张波涛,赵倩,丛柏林,董龙龙,岳同辉,张斌,王能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