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江

作者: 刘红江;裴晓芳;丁雯丽;郭智;张岳芳;盛婧;周炜;黄胜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产量;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4 期

页码: 956-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圩区随机选取种植南粳 46、南粳3908、南粳5055 和南粳9108 的11 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主体,2020 年和2021年度对其土壤理化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取样检测,并分析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 个试验年度,11 个水稻种植主体土壤理化性状主要指标中,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60 g/kg和 0.56 g/kg;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10.5 mg/kg、11.42 mg/kg、133.4 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 26.64 g/kg,不同水稻种植主体土壤肥力状况差异显著.2 季水稻平均产量以南粳 46 最低,为9248.1 kg/hm2,以南粳 3908 最高,达到9812.8 kg/hm2;2021 年水稻平均产量与 2020 年差异不显著.南粳 46 的稻米品质指标总体优于其他 3 个水稻品种,综合食味值也最高,品质较优,但该品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偏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水稻种植主体的稻田,稻米整精米率、峰值黏度和热浆黏度高,胶稠度大,蛋白质含量低,米质较好.综上,就不同水稻品种而言,南粳 46 稻米品质最优,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上种植南粳 46 能进一步提高其稻米品质,但南粳 46 的产量总体偏低,而南粳 3908 则相对兼顾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种期对超级稻‘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卢锦荣,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郑苹立,董练飞,王志赋,段斌莉,陈象新,李清华. 2015

[2]海洋类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孙延国,闫慧峰,石屹,马兴华,许家来,胡希好. 2017

[3]不同土壤对水稻糙米含钙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学武,张岳平,张兴怀,曾翔,瞿华香,刘洋,卢向阳. 2008

[4]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5]苹果酵素对苹果苗木理化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顾广军,胡颖慧,杨悦,孟祥海,卜海东,于文全. 2021

[6]菠萝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刘传和,贺涵,何秀古,刘开,邵雪花,赖多,林伟,林望达,匡石滋,肖维强. 2021

[7]人工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张少民,郝明德,李寒暝,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007

[8]长期连作下不同栽培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段宏凯,高利娟,刘东生,邹国元,左强,宋大平. 2018

[9]土壤理化性状与猕猴桃树势相关性研究. 曾斌,徐海,潘美山,黄佳,张平,黎永安,卜范文. 2017

[10]草炭不同施用方法对香蕉园砖红壤理化性状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吴炳孙,谢良商,雷菲,吴敏,韦家少,何鹏. 2017

[11]北京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张强,魏钦平,蒋瑞山,刘旭东,刘惠平,王小伟. 2011

[12]水稻连续免耕抛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报.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付华,刘军. 2000

[13]黑木耳菌糠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杨晓贺,顾鑫,高雪冬,姚亮亮,盖志佳,丁俊杰. 2021

[14]浅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的影响. 刘春光,于雷,卢景忠. 2013

[15]不同来源腐殖酸对香蕉园土壤理化性状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吴炳孙,韦家少,何鹏,吴敏,吴文冠,高乐,王桂花,孙勇. 2017

[16]机械压实对蔗田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活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 刘晓燕,韦幂,王维赞,梁强,董文斌,李长宁,李毅杰,谢金兰. 2018

[17]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和功能肥对盐碱地的改良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刘娟,梁俊梅,段玉,闫洪,温晓亮,王瑞珍,李杉瑞,李二珍,仲生柱,李彬. 2022

[18]生物炭和高吸水树脂可改善养殖垫料基质理化性状. 范如芹,张振华,严少华,卢信,刘丽珠. 2018

[19]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8

[20]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李南羿,范丽军,郑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