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小洋

作者: 黄小洋;顾克军;郭智;刘红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缓控释掺混氮肥;水稻;产量;吸氮量;氮素吸收利用率;经济系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4 期

页码: 80-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O)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氮肥处理使水稻产量均有所下降.其中,N4处理水稻每穗粒数降低,但其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保证相对较高的生物产量水平,从而保证N4处理具有较高的水稻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均提高水稻的吸氮量,随着缓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水稻吸氮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缓控释氮肥均降低了水稻干物质和籽粒的氮素生产效率.缓控释氮肥均能提高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水稻成熟期时,缓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综上,缓控释氮肥虽然提高了水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但其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总体不高,水稻产量略有下降.

分类号: S511.06

  • 相关文献

[1]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孙会峰,周胜,付子轼,陈桂发,邹国燕,宋祥甫. 2015

[2]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在贵州兴义的高产潜力及氮肥利用特性研究. 罗锡坤,李敏,张恒栋,张发丽,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 2023

[3]氮肥减量后移对超级稻吉粳88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马巍,齐春艳,刘亮,刘晓亮,郭晞明,隋鹏举,付胜,侯立刚. 2016

[4]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侯红乾,黄永兰,冀建华,刘益仁,刘秀梅,胡兆平. 2016

[5]水稻与水合欢间作对作物群体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张少斌,梁开明,张殷,李妹娟,章家恩. 2016

[6]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董亮,孙泽强,王学君,郑东峰,董晓霞,郭洪海,刘兆辉. 2014

[7]基于SPOT5影像分析植被指数与水稻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相关性. 李源洪,魏来,姚兴柱,周华茂. 2014

[8]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1

[9]不同规格纸筒育苗免耕抛秧稻吸氮特点分析.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李康活,程永盛,刘军,付华. 2000

[10]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温宏昌,张喜平. 2019

[11]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卢合全,赵洪亮,于谦林,董合忠. 2011

[12]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赵洪亮,于谦林,卢合全,董合忠. 2010

[13]不同肥料配比对夏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定位研究. 宋永林,袁锋明,姚造华,王丽霞,张淑香. 2001

[14]施钾水平对油菜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鲁剑巍,陈防,刘冬碧,万运帆,曹一平. 2001

[15]连续3年施用高量猪粪有机肥的水稻剑叶光合特征. 孙国峰,周宇,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5

[16]新疆塔城地区旱田大麦新品系适应性研究. 方伏荣,董庆国,张建平,郑伟,周永京,吴晓刚,金平. 2012

[17]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李勇,吕典秋,胡林双,曲丽,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刘震宇,杨焕春,吕文河. 2013

[18]花生单粒精播单产11250kg/hm~2高产栽培技术. 张佳蕾,郭峰,李新国,杨佃卿,王兴语,陶寿祥,万书波. 2014

[19]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王琦,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6

[20]氮高效水稻主要源库性状的基本特点及其调控. 陈琛,张家星,李万元,唐东南,罗刚,王祥菊,莫兰婧,吕旻珈,周娟,梁国华,黄建晔,王余龙,姚友礼,董桂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