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面粉色泽相关基因在河南地方品种中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春鑫

作者: 李春鑫;赵明忠;韩留鹏;高崇;李正玲;王艳;昝香存;胡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色泽性状;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面粉色泽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与色泽相关的低多酚氧化酶和高脂肪氧化酶活性是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明确河南省小麦地方品种中上述两类酶的基因分布情况,利用4个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2个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基因的功能标记对308份河南地方小麦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因PPO-A1a、PPO-A1b在306个品种中具有明确检测结果,携带品种数量为132和174,频率为43.14%和56.86%;携带基因PPO-D1a、PPO-D1b、TaLox-B1a、TaLox-B1b的品种数量为282、26、21和287,其频率为91.56%、91.56%、6.82%和93.18%。在306个品种中,携带低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型组合(PPO-A1b/PPO-D1a)、较低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型组合(PPO-A1b/PPO-D1b)、较高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型组合(PPO-A1a/PPO-D1a)和高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型组合(PPO-A1a/PPO-D1b)的品种数分别为166、114、10和16,其频率分别为54.25%、37.25%、3.27%和5.23%,具有PPO-A1b/PPO-D1a/TaLox-B1a基因型的品种有11个,其频率为3.59%,PPO-A1a/PPO-D1b/TaLox-B1b基因型品种数为16个。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糯性等位基因wx-xuanwei的分子特征. 武晓阳,隆文杰,陈丹,周国雁,杜娟,伍少云,蔡青. 2020

[2]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发掘与定位. 李静婷,刘子记. 2015

[3]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郑威,洪美艳,孙东发. 2009

[4]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2010

[5]山西小麦地方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的鉴定. 王曙光,朱俊刚,孙黛珍,史雨刚,曹亚萍,范华,贾寿山. 2013

[6]四川地方小麦种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杨武云,胡晓蓉. 1996

[7]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条锈病基因推导. 刘珂,牛永春,李洪连. 2010

[8]利用农艺性状研究山西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代表性. 雷梦林,刘霞,李欣,张建华,王宇楠,黄蕊,杜慧玲. 2020

[9]99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种质发掘及其分子鉴定. 张小辉,畅志坚,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李欣,任永康,任文斌,张晓军. 2017

[10]小麦地方品种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宋伟,孙会改,王晓鸣,武小菲,李洪杰. 2013

[11]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刘泽厚,王琴,叶美金,万洪深,杨宁,杨漫宇,杨武云,李俊. 2024

[12]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2024

[13]小麦地方品种SDS-PAGE分析. 王子宁,郭北海. 1992

[14]云南铁壳麦、地方和历史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刘丽,勾宇宏,于亚雄,杨金华,程家省,胡银星,程耿. 2010

[15]云南省小麦地方品种抗条锈病基因检测与地理分布. 陈丹,熊芙蓉,伍少云,白晓东,周国雁,武晓阳,蔡青. 2023

[16]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内和品种间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陶先萍,李洪杰,李秀全,杨欣明,李立会. 2006

[17]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白彦明,李龙,王绘艳,柳玉平,王景一,毛新国,昌小平,孙黛珍,景蕊莲. 2019

[18]利用MFLP方法分析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及黄淮麦区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蔺瑞明,王凤涛,冯晶,郭玉华. 2011

[19]山西省同名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雷梦林,刘霞,王艳珍,穆志新. 2023

[20]湖北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波,佟汉文,金卫兵,万正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