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育成小麦主推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赵佩;杜丽璞;王轲;叶兴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主推品种;组织培养;加工品质;育种效率;西农;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成熟胚培养;幼胚培养;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细胞工程育种是培育优良小麦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基因工程育种是改良小麦抗逆性、抗病性和加工品质等性状的潜在途径。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新品种中筛选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对于提高小麦细胞工程育种效率和基因工程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1年全国大面积推广的24个优良小麦品种龙麦30、克丰12、克丰10、宁春4号、新春6号、邯6172、西农979、京冬8号、新冬20号、科农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小麦细胞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叶兴国,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殷桂香,王美蛟,陶丽莉,张悦,魏亦勤,任贤,韩晓峰,孙伟珊,马员春,徐琼芳,辛志勇. 2009

[2]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萝卜与大白菜的属间杂种. 赵德培. 1983

[3]破碎处理法提高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效率的研究. 殷桂香,石珍源,别晓敏,陶丽莉,孙伟珊,杜丽璞,徐惠君,叶兴国. 2009

[4]柑桔胚的人工培养. 王大元,张进仁. 1975

[5]棉花胚胎学基础知识(四)第四章棉花花粉、胚胎、幼胚和花药的人工培养. 胡绍安. 1978

[6]菠萝(台农1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转化菠萝的研究. 蒋黎明,唐益雄. 2006

[7]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卞海军. 1996

[8]芝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孙建,张秀荣. 2007

[9]观叶花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黄小光,丘银清,林雄. 2001

[10]‘闽牧6号’狼尾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志彤,何水林,黄毅斌,林永生. 2016

[11]中国黄连组织培养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方周伯,黄凤英,沈永珍,李淑久. 1990

[12]杂交构树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田瑞,黄咏明,卢素芳,徐爱春,戴永红,龚艳,秦仲麒. 2019

[13]提高籼稻品种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王子斌,潘学彪,唐克轩,孙宗修. 2001

[14]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15]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及茎尖的分化培养的影响. 林田,刘灶长,李天菲,郑海柔,罗利军. 2006

[16]影响辣椒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高素燕,李素文,吕敬刚,焦定量,黄亚杰. 2014

[17]福建茶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丁力,崔立霞,卢莎,蒋昌顺. 2009

[18]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石悦,房永雨,于卓,杨东升,柴文娟,刘拴成. 2020

[19]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20]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下胚轴组织培养的器官形成. 黄记生,莫荣达. 198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