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信息素在果树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明祥

作者: 冯明祥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河北果树

ISSN: 1006-9402

年卷期: 1992 年 01 期

页码: 25-30

摘要: 一、果树害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果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早在1963年,putman首次报道了未交尾的苹果小卷蛾能引诱雄蛾,从而证明了雌蛾能产生性引诱物质。Roelofs等1979年首次将苹果小卷蛾的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为反—8,反—10—十二碳烯—1—醇。Roelofs等1972年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出了这种化合物的3种立体异构体,发现98%的纯反,反式异构体比其它2种异构体的活性更高。Beroza等(1974)证明这种性引诱物质是苹果小卷蛾雌蛾所具有的。此后,苹果小卷蛾性信息素开始人工合成,并用于预测预报,近10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害虫防治。我国于1980 年人工合成,1982—1983年用迷向法进行防治试验,证明对苹果小卷蛾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