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交寻找食用菌发育缺陷型基因的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柴红梅

作者: 柴红梅;周会明;赵静;陈卫民;赵永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自交;出菇验证;无孢;隐性基因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10 期

页码: 2037-2043

摘要: [目的]研究交配因子发生重组对食用菌发育的影响,探讨自交能否用于选育无孢/少孢食用菌品种。[方法]选用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为自交材料,以单核菌株生长速度为指标定向的选择了6种自交组合,对其自交F1代群体的质量性状(颜色、畸形、生长特性)、数量性状(形状、产量、大小、数目)以及交配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交配因子发生重组的单孢菌株自交后,后代群体遗传分化严重,大多数菌株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农艺性状降低,从出菇形状上表现型分为正常菇和不正常出菇(形成畸形菇、无孢或少孢、不出菇),其中18%表现为超亲,对于超亲菌株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结论]控制单孢生长速度快慢的基因与交配因子是连锁的,通过交配型与生长速度相关性筛选出发生交配因子重组的单孢菌株,交配出菇研究得出与孢子缺失或少孢发育相关的基因是隐性的,自交不仅可以得到与食用菌发育缺陷相关的基因材料,还可以选育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无孢生产菌株。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杂交研究. 周会明,张小雷,马美芳,杨丽芬,赵永昌. 2011

[2]云南田头菇属两个物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何莹莹,陈卫民,赵永昌,周德群. 2012

[3]杨柳田头菇交配型因子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 周会明,赵永昌,陈卫民,柴红梅,李树红,赵静. 2010

[4]基于SPSS的杨柳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相关性分析. 周会明,柴红梅,赵静,魏云林,赵永昌. 2010

[5]田头菇属真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稀有内含子特征分析. 陈卫民,张小雷,柴红梅,田果廷,苏开美. 2016

[6]杨柳田头菇B交配型基因信息素受体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陈卫民,柴红梅,张小雷,李树红,赵永昌. 2012

[7]杨柳田头菇担孢子交配型偏分离成因研究. 张小雷,周会明,柴红梅,李树红,田果廷,赵永昌. 2012

[8]杨柳田头菇YAAS711菌株F1子代胞外酶活性分析. 周会明,赵永昌,柴红梅,张焱珍. 2019

[9]白菜型油菜黄籽遗传研究. 李正强. 1992

[10]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分析.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黄宗洪,潘建慧,吴建强,甘雨. 2013

[11]杂交油菜选育研究 Ⅰ.S455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罗鸿源,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黄苇. 1992

[12]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 王华,汤晓华,赵继献. 2001

[13]豌豆隐性基因的遗传研究及育种应用. 汪凯华,缪亚梅,季张娟,陈满峰,唐明霞,万玉玲,徐建华,王学军. 2013

[14]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欧巧明,崔文娟,李忠旺,王炜,陈琛,倪建福. 2020

[15]水稻特异性失绿突变株表型性状及遗传分析. 黄富,李云武,陈家彬,赵德明. 2014

[16]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17]农香16等6个水稻新品种(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李西明,马良勇,刘光杰,庄杰云,沈君辉,闵绍楷. 2001

[18]小麦地方品种蚂蚱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SSR分子标记. 段霞瑜,周益林,徐世昌. 2007

[19]应县小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 王敬强,程大新,宛煜嵩,方宣钧. 2001

[20]浙春3号及其亲本和后代品系抗花叶病毒病基因型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徐芸,袁凤杰,徐惠超,关荣霞,朱文英,刘章雄,常汝镇,曲延英,邱丽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