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SSR标记对茶树新品种佛香茶亲本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汪云刚

作者: 汪云刚;孙雪梅;李友勇;蒋会兵;宋维希;刘本英;张艳梅;马玲;矣兵;段志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佛香茶;ISSR;亲本;鉴定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7 期

页码: 149-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佛香茶新品种的亲本来源,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佛香茶及其拟似亲本共15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8个引物共扩增出235个位点,其中198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4.25%,表明15个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窄。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860,平均0.724。相似系数分析表明,佛香1号、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比较一致;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较一致;而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基本一致。UPGMA聚类则将佛香茶与云抗10号、长叶白毫、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佛香1号与云抗10号距离较近;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之间距离较近;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之间距离较近;而福鼎大白茶则处于中心位置,表明福鼎大白茶为佛香茶亲本之一。ISSR标记分析结果明确了佛香茶的亲本来源:佛香1号的亲本是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2号、佛香4号的亲本是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3号、佛香5号的亲本是长叶白毫与福鼎大白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姬菇杂交菌株的ISSR分析. 郭勇,贾定洪,谭伟,张小平,郑林用,彭卫红,甘炳成,黄忠乾. 2009

[2]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3]应用拮抗及ISSR方法鉴定袋料香菇菌株. 王波,郑林用,黄忠乾,谭伟,甘炳成,彭卫红. 2013

[4]食用栝楼种苗雌雄性别的DNA鉴定技术初步研究. 金关荣,程舟,骆霞虹,杨晓伶,王亦斌,李珊,朱云国,陈常理. 2016

[5]不同月份加工的佛香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王家金,刘永华,浦绍柳,周玉忠,韩丽,陈玫,伍岗. 2012

[6]佛香茶与大叶茶香气特征比较. 张俊,唐一春,包云秀,许玫,张惠,杨盛美. 2005

[7]佛香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唐一春,包云秀,刘德和. 2001

[8]三系超级杂交中籼稻国稻6号亲本开花习性探讨. 孙瑞建,李亦军,赵洪斌. 2008

[9]油研50的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胡腾文,程尚明,高志宏. 2012

[10]宁杂1号亲本不同行比和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童晓利,李刚华,赵荷娟,曹荣祥,张海军,蒋小平. 2000

[11]杂交中粳徐2优1号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11

[12]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3]影响杂交玉米亲本花期相遇的因素及调控技术. 田恩阔,程尚明,陈长艳,王世荣,罗永高. 2012

[14]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5]优质甘蓝型油菜黔油17号亲本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07

[16]苦瓜单交种子量与亲本种子量的关系研究初报. 高安辉,蔡永强,张兴无,李兴忠,杨再英. 2010

[17]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Ⅳ.育成品种油分蛋白含量与其亲本间的关系. 侯国佐,侯燕,侯剑. 2008

[18]高产优质糯玉米黔糯868亲本繁育及杂交种制种技术. 王春梅,沈建华,赵晓燕,王竹,任洪. 2017

[19]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8号亲本基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曾兵,饶勇,陈静,肖华贵,王沁. 2007

[20]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纯度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张宁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