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图谱的大豆倒伏性状QTL整合及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振功

作者: 尹振功;王强;孟宪欣;郭怡璠;魏淑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倒伏;物理图谱;元分析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5

摘要: 倒伏性状是影响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能否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重要数量性状。为促进大豆抗倒伏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研究共搜集整理30年来SoyBase网站上已经报道的大豆倒伏性状QTL,以2010年发布的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参考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软件将大豆倒伏性QTL映射到物理图谱上,并进行元分析得到有效的QTL位点,共得到17个通用QTL分布于8个连锁群上,通用QTL的最小图距为0.08 Mb,最大图距为13.47 Mb。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基于元分析的大豆成熟期单片段代换系鉴定与QTL定位. 车京玉,刘春燕,蒋洪蔚,韩雪,毛彦芝,辛大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3

[2]大豆倒伏性相关QTL 的整合及Overview 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4

[3]大豆7S与11S球蛋白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陈庆山,张泽鑫,刘函西,齐照明,韩思宁,董晓慧. 2022

[4]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4

[5]大豆株高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高利芳,郭勇,郝再彬,邱丽娟. 2013

[6]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3

[7]基于元分析的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挖掘与信息学分析. 邱红梅,厉志,于妍,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侯云龙,王跃强. 2015

[8]大豆蛋白质含量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罗玲,刘章雄,关荣霞,邱丽娟. 2011

[9]不同矮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 刘念析,董志敏,厉志,陈亮,刘浩,衣志刚,王博,刘宝权. 2020

[10]基于模型法的大豆抗倒伏评价方法研究. 王金生,蒲国锋,马力,何雯瑾,吴俊江. 2023

[11]大豆倒伏性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周蓉,王贤智,陈海峰,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2009

[12]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2009

[13]TIBA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套作苗期生长和倒伏率的影响. 龚万灼,杜成章,龙珏臣,王萍,陈红,王强,张继君. 2019

[14]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 顾凡,陈玲,陈越,赵昶灵,肖素勤,程在全. 2020

[15]基于WGP物理作图法的虾夷扇贝Fosmid克隆混池策略及解码率研究. 窦怀乾,李仰平,吕佳,窦锦壮,李语丽,王师. 2019

[16]高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卢峰,吕香玲. 2008

[17]青海大黄油菜粒色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图谱整合. 赵会彦,肖麓,赵志,杜德志. 2014

[18]一个新的水稻卷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施勇烽,陈洁,刘文强,黄奇娜,沈波,HEI Leung,吴建利. 2009

[19]一个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汪得凯,刘合芹,李克磊,李素娟,陶跃之. 2009

[20]BAC-FISH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甘仪梅,曾凡云,张树珍,杨本鹏.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