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管理调控水稻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小闯

作者: 曹小闯;李晓艳;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吴良欢;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分管理;根际溶氧量;氮代谢;光合氮素利用率;水稻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13 期

页码: 3882-38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氮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通过"以水调氧"增加根际溶氧量(如干湿交替、好氧栽培等)能够提升土壤硝化势和氧化还原电位,刺激土壤氮的矿化作用,使水稻处于NH+4与NO-3混合营养中,并能通过诱导水稻的生理特性及改善根系的吸收功能增强其抗旱性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光合作用是形成干物质的主要途径,土壤氮水平、氮形态与水稻光合速率紧密相关,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将有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和产量。从稻田水分管理对土壤氮素形态特征、水稻氮吸收利用、光合速率及氮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根际溶氧量在水稻氮素利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赵霞,徐春梅,王丹英,陈松,计成林,陈丽萍,章秀福. 2013

[2]水稻对低氧环境的适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赵霞,杜朝云,徐春梅,杨华伟,吕泽林,章秀福. 2015

[3]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特性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 赵霞,徐春梅,王丹英,陈松,陶龙兴,章秀福. 2015

[4]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曹小闯,刘晓霞,马超,田仓,朱练峰,吴龙龙,张均华,金千瑜,朱春权,孔亚丽,虞轶俊. 2022

[5]叶面喷施硅硒联合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 高敏,周俊,刘海龙,胡远妹,徐磊,梁家妮,黄贵凤,周静. 2018

[6]调理剂耦合水分管理对双季稻镉和铅累积的阻控效应. 李林峰,王艳红,李义纯,唐明灯,李奇,艾绍英. 2022

[7]不同水分条件下硒对水稻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管远清,李无双,殷行行,丁永祯,冯人伟,王瑞刚,周莉. 2018

[8]不同改良剂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砷的影响. 王丙烁,黄亦玟,李娟,龙健,黄益宗,韩廿. 2019

[9]稻田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林贤青,周伟军,朱德峰,张玉屏. 2004

[10]水分管理和播种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阳,林义月,杨晓龙,汪本福,张枝盛,张作林,余振渊,程建平. 2022

[11]延长烤田时间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甲烷排放. 王赢,林余涛,杨文斌,王家嘉,左双宝,宋朝辉,周楠楠. 2022

[12]镉污染稻田水分调控与石灰耦合的季节性休耕修复效应. 谢运河,黄伯军,纪雄辉,刘昭兵,张玉烛. 2017

[13]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综述. 杨利,范先鹏,余延丰,熊桂云,刘冬碧,吴家琼,彭洪,张富林,吴茂前. 2009

[14]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林洪鑫,肖运萍,刘方平,才硕,刘仁根,许亚群,袁展汽,汪瑞清,时红. 2012

[15]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晓龙,王彪,汪本福,张枝盛,张作林,杨蓝天,程建平,李阳. 2023

[16]耕作方式和大田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唐茂艳,赵荣德,江立庚,王强,陈雷,梁天锋. 2012

[17]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淹水及排干期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变化. 陈睿,廖雯萍,凌波,赵小莲,林雅容,陈建民. 2024

[18]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陈小山,张舒,丁寒卉,龚明华. 2009

[19]镉污染稻田水分调控与石灰耦合的季节性休耕修复效应(英文). 谢运河,黄伯军,纪雄辉,刘昭兵,魏维. 2018

[20]水稻苗期不同喷淋间隔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睿,董立强,商文奇,于广星,代贵金,王铮,李跃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