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距和叶片温度对干热河谷甜玉米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建查

作者: 李建查;李义林;潘志贤;李坤;岳学文;史亮涛;张雷;孙毅;和润莲;王艳丹;何光熊;段琪彩;方海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热河谷;甜玉米;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3 期

页码: 185-190

摘要: 以甜玉米(正甜68)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热河谷甜玉米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控温,测定分析了大田条件下甜玉米灌浆期不同株距(20、30、40 cm)和不同叶片温度(20、30、40℃)的穗位叶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光照强度对甜玉米穗位叶光合特征均有显著影响,株距为40 cm的甜玉米穗位叶Pn、Gs和WUE均最高;随着叶片温度增加,Pn、Gs和Tr均明显增加,WUE明显降低;随着种植株距、叶片温度的增大,LCP、LSP、Pnmax、Trmax均呈现增大趋势,WUEmax呈现降低趋势.株距与叶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种植株距30 cm与叶片温度40℃组合处理的Pn、Gs、Tr均最大,WUE较低,且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可见,种植株距为30 cm时甜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适应40℃叶片温度.

分类号: S513.044

  • 相关文献

[1]基于冠层温湿度模型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预警方法. 王慧,李梅兰,许建平,陈梅香,李文勇,李明. 2015

[2]不同品种杏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耦合分析. 杨超,鲁绍伟,陈波,谷建才,李少宁. 2015

[3]水分胁迫对葡萄日灼病发生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蒯传化,刘三军,于巧丽,孙桂香,刘崇怀. 2010

[4]氮素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叶片温度、气体交换和WUE关系的影响. 汤瑛芳,张绪成,上官周平. 2007

[5]半干旱区温度变化对不同密度玉米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闫伟平,赵洪祥,张丽华,李海,谭国波. 2015

[6]秋茶光合作用与品质成分变化的分析. 张兰,魏吉鹏,沈晨,颜鹏,张丽平,李鑫,韩文炎. 2018

[7]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棉花叶片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王亚茹,杨北方,雷亚平,熊世武,韩迎春,王占彪,冯璐,李小飞,邢芳芳,辛明华,吴沣槭,陈家乐,李亚兵. 2022

[8]顶坛花椒产业的生态经济模式分析. 张亦诚,陈凯,雷朝云,卢加举,雷石富. 2011

[9]干热河谷不同活跃度冲沟土体抗剪强度分异及理化性质. 张素,熊东红,杨丹,郑学用,张宝军,苏正安,董一帆,闫帮国. 2014

[10]豆科牧草和灌木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龙会英,金杰,张德,史亮涛,张明忠,朱红业. 2010

[11]干热河谷不同酸豆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 彭辉,周红敏,徐肇友,瞿虹,纪中华. 2014

[12]元谋干热河谷宁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潘志贤,李建增,杨贵. 2007

[13]元谋干热河谷区椰枣不同器官及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袁建民,何璐,史亮涛,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 2020

[14]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胡发广,刘红明,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15]元江干热河谷主要环境因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及蕨类植物的分布响应. 杨逢春,毛晓叶,刘景欣,黄华平,李叶,构箭勇,文慧婷. 2020

[16]元谋干热河谷罗望子旱季光合特性研究. 潘志贤,杨艳鲜,方海东,彭辉,岳学文,钱坤建,纪中华. 2011

[17]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2014

[18]车桑子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性状对氮磷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19]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璐,纪中华. 2009

[20]3个品种剑麻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 王春雪,纪中华,李纪潮,潘志贤,岳学文,闫帮国,易克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